大敬大爱,正己化人[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敬大爱,正己化人[精选]

大敬大爱,正己化人 (2011年2月24日) 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主张“敬天爱人”,这乃是一种大敬大爱。要推行和实现这种大敬大爱,就必须“正己化人”。 汉代黄石公有一部奇书,曾经授给辅佐刘邦争夺天下的张良,这部奇书叫《素书》。此乃一部“理身、理国、理家”的经典之作。这部书曰:“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可见,黄石公是主张“正己化人”的,他认为“正己化人”的结果,就可以达到由“顺”而“易行”、最终实现“理”乱而“治”的局面。 何为“正己化人”?所谓“正己”,就是修身养性,纠偏扶正,达到可以“化人”之境,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小爱升就大爱。所谓“化人”,就是感化人、教化人、转化人、变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弃恶从善、弃暗投明。无论是“正己”,还是“化人”,其实都是改变人。所谓要改变别人,必须先改变自己,这正是“正己化人”的要求。 人要“正己”,即改变自己,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成功呢? 大家还记得,毛泽东主席曾经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过,“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指加拿大籍白求恩大夫——笔者注)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从毛泽东主席的论述中,我们似乎可以悟出,人要“正己”,即改变自己,所应当达到的标准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按照我们基金会的用人标准来说,就是“有心、有力、有德、有才”。我们在实践当中用这“四有”的标准来选人、用人,也在用这“四有”的标准来改变和提高自己,其实这就是在“正己”,即改变自己。所谓“有心、有力、有德、有才”,就是要求我们的员工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古代关于“正己化人”的故事有许多,这里且讲一、两则。 传说东汉人陈实,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有一个偷盗的人进入他的屋子,在梁上等候。陈实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开导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习惯了成为习性,于是就成了这样子。”儿孙说:“成了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赔罪。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很坏的人,应该反省自己为好。”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里便没有偷盗的人了。 五代时,房景伯担任清和太守。房景伯的母亲不但学问好,而且还十分通情达理。有一位贝邱妇人列举了她儿子不孝的事实,一状告到了太守府。房景伯的母亲就向房景伯说:“老百姓尚未能够明白道理、通晓礼义,不宜过分地责备他们啊!”于是房景伯的母亲,就将这位告自己儿子不孝的贝邱妇人,召到太守府里面,和她一齐吃饭,并且叫她的儿子在旁边站著,看太守房景伯如何侍奉母亲。这样过了十几天,这位不孝的儿子就对母亲说:“妈!我错了,我一定会改过,孝顺您老人家的,我们回家吧!” 房景伯的母亲就对房景伯和贝邱妇人说:“这孩子表面上虽然已经露出了惭愧的样子,但是他的内心,却还没有真正感到惭愧啊!”于是就挽留贝邱妇人母子在太守府再住上二十几天。这时,贝邱妇人的儿子便向母亲下跪,叩头忏悔,一直叩到流血。贝邱妇人见状心动,便乞求太守准许她母子俩回家。后来这位贝邱妇人的儿子,果然很孝顺。 今天关于“正己化人”的故事也不少。比如,我们每一个基地正在评选爱心教师和爱心医生,他们常年在农村基层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爱心、时间和精力,无私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农民,感动和教化了周围的人们。又如,基地的同事们认真研究和严格实施有助于贫困村乃至全县“脱贫困、奔小康、创和谐”的项目,既改变了自己,也在无形之中感动和改变了县、乡两级党政机关的干部和贫困村的农民。这些就是 “正己化人”的现代版的故事。 要想实现“正己化人”是很不容易的。当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千万不要强求别人改变。只要我们自己达到了“正己”的境界,自然会赢得别人的敬重、效仿和追随,处理一些问题时就会化难为易,甚至可以化险为夷。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说:“正者,确不可易。化者,自然而然。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正己有许多功夫,化人有许多妙用。人能正己,未有不能正物者也。惟其正也,人皆敬之。人知敬处,即是其心化处。若于此化处,至诚微微感动,自然一拨便转,一挑便现,无不顺从矣。若以我之正,形人之不正,略一责备,彼必不甘受诲,而强争曲直,不亦反摧绝其善心乎?此近日好善者之通病。每致著手太重,执而不转,所宜深戒,慎勿舍其田而芸人之田也。”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的现象比比皆是,难怪乎“正己化人”难啊! 如何“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