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阳:财政助力“农业升级”.doc
当阳:财政助力“农业升级”
刚刚落幕的湖北省“三农”综合目标考核中,当阳市再度名列前茅。当新型工业在当阳得到蓬勃发展的现今,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当阳农村,也在深度嬗变。
工业升级、社会转型,传统农业如何顺应时代变迁迈向现代化?当阳市像工业升级一样力推农业升级,为这一课题提供了答案。
高起点 高收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当阳农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不足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基层组织不可回避的现实。
当阳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机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小农水、土地整理等中省投资、地方配套项目,立足高起点建设、高收益目标,逐年进行分片推进。5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改写了农业生产令人不屑一顾的低下产出局面。
草埠湖镇原是一个国有农场,虽然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很难挡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的行程。过去农民外出的直接原因,就是生产条件艰苦,劳役负担过重,产出效益不高。经过两年农业综合开发共2966万元的集中投入,形成了目前“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旱能抗、涝能排、基本田园化”的高效农业发展格局。
该镇慧才家庭农场主李友才,雇工不到10人,却拥有粮食种植面积700多亩,年产粮食115万斤,收入达120多万元。这么少的劳力能种这么多田,靠的是经过整治的标准化农田可以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
类似李友才的家庭农场,现如今在当阳市已有91个,他们经营的1.2万亩农田,全部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建成的基本农田。
当阳市委书记郑廷贵告诉记者,当阳市水稻、棉花、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了72%。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5万元。
今年7月16日,当阳遭到特大暴雨袭击,雨量达到150多毫米。放在5年前,农业将受灭顶之灾。而今年,暴雨产生的积水在一天内就全部排出,农作物秋毫无犯。
当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朱云告诉记者:近3年,当阳市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注重发展粮油”的要求,累计投入农发资金4.5亿元,聚集整合资金0.1亿元,高起点实施农发项目6个,涉及耕地4.62万亩,为全市42万农民几乎重新配置了生产条件,农民种1亩地的纯收益,已由5年前的830元增加到了2600元。
生产条件的改善,种地收益的剧增,使得一大批有经济头脑的青年农民纷纷返乡,当起了农场主,办起了合作社。全市各类农场、专业合作社由5年前的43个猛增到了256个。
高标准 高质量
“财政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必须发挥最大效益,所有的农发项目都必须按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惠及一方百姓!”这是当阳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何良平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办公时说的一番话。
属于粮食主产区的当阳市?溪镇,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曾是血吸虫泛滥的地域。水袋子、冷浸田、旱包子的客观生产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让老百姓无灾歉收、遇灾绝收。虽经多次治理,但因投入不足,缺乏整体科学规划,低产田一直困扰着农民勤劳致富。
直到?溪农民盼来了国家改造中低产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11年,当阳市农发办转战?溪镇,在7个村拉开了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的帷幕。两年滚动投入财政资金 3100万元治理水系、改善排灌、实施沃土工程,严格的考评验收机制,让每一处工程都成了质量上乘的精品工程,共为老百姓奉上了1.07亩高标准旱涝保收的农田。
该镇胜利村一组农民阮应志,一家5人,就他与老伴两个老人留守在家,两人种了15亩地,去年亩平收入达到2700元,比农田改造前净增2000元。他兴冲冲地说起现在的变化:“我现在既是种田的农民,又是老板,农忙时一个电话,机械设备就开到田里来了,播种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要是换在前些年,莫说机械耕作,种田连人工和投资也难以刨回来。”
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李拥军说:“全村3000多亩中低产田改造后,农民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过去把田送给别人种都无人揭榜,现在土地流转每亩每年最低也在600元以上,中低产田改造投的是真金白银,建设的标准真是无可挑剔。”
就在记者入村走访时,从当阳市财政局传来消息:?溪镇胜利村、中山村、联合村将作为一个连片项目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2180万元,将治理土地1.67万亩、整治渠道5.4万米、配套建筑物1672处,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6000亩,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年可期再度增加1500元。
?溪镇是当阳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一个缩影。当阳市共有2.67万亩农田实现了中低产田高标准改造,带来的是全市粮食、棉花、油菜单产净增153公斤、35公斤、48公斤,农民总收入增加1526万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强化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思考.doc
- 强大源自内力 精神铸就恒久.doc
-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需从长远视角看发展空间.doc
- 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doc
- 当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doc
- 当代女性就业选择因素浅析.doc
- 当代民航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doc
- 当代艺术:又到出手时?.doc
- 九年级上册语文背默手册.pdf
-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本部)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 手术室废物管理课件.pptx
- 《数字化博物馆展示与观众审美体验的关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3篇).docx
-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二).docx
- 基于智能教育平台的初中生数字素养发展路径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与英语教育中人工智能资源开发与跨学科教学活动创新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解析版).docx
- 基于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