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刑法[精选].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的刑法[精选]

汉朝时间 (公元前206年—220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登基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公元25年,刘秀称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20年,东汉灭亡。 西汉的疆域 东汉的疆域 第一节 儒法合流与封建法制的发展 一、立法思想 二、立法概况 三、主要法律形式 一、立法思想 (一)汉初的黄老“无为而治”思想 (二) 西汉中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 (三)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一)汉初的黄老“无为而治”思想 “黄老” :战国时期出现的道家学派 黄:黄帝之学;老:老子之学 汉代黄老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陆贾、刘安等 汉初黄老“无为而治”背景 主要内容 (1)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2)政治上:约法省禁,以德化民 黄老“无为而治”的弊端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 西汉中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 汉武帝:独尊儒术 董仲舒“天人三策”: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儒家思想取得形式上的官学地位 汉元帝:完成“罢黜百家”的过程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1)“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说 (2)“德主刑辅”: 德刑并用,两者不可缺少 大德小刑 德主刑辅 (3)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三)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儒家思想的法律化 过程: 1、发端于汉初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常规律典基本上继承了秦律,但皇帝的诏令中有尊老怜幼、抚恤鳏寡残疾的内容,体现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 2、关键步骤—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 儒家思想对汉代司法领域的渗透 3、引经注律—儒家思想开始向立法领域渗透 春秋决狱(引经决狱,经义决狱): 汉代遇到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没有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记载的有关事例及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中的体现。 春秋决狱的代表人物:董仲舒 《春秋决狱》(232个案例) 引经注律 儒生用儒家经义解释汉代律典,儒家思想开始由司法领域向立法领域渗透。当儒生的法律解释著作得到皇帝的批准而具有法律效力时,法律也就儒家化了。 (西汉)杜周、杜延年:《大杜律》、《小杜律》 东汉章句律学的兴起 (东汉:郑玄)《郑氏章句》 二、立法概况 (一)汉律六十篇的制定 (二)东汉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二)东汉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废除王莽新朝的苛法,基本沿用西汉时期的法律 两方面改变: (1)释放奴婢 (2)减轻刑罚 三、主要法律形式 (一)律:基本法律形式;稳定性和普遍性 (二)令:皇帝的命令 其效力比律高 ,针对性、灵活性 (三)科: 由秦朝的“课”发展而来,是法司针对某一类事项制定的单行法规 争议:“科”不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是寓于律、令、比中的事条项目 (四)比 :(决事比) 典型判例 (五)《春秋》经 : 大致相当于宪法 (六)法律注释著作: 得到皇帝认可的法律注释著作 第二节 汉代刑法的主要内容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二)主要犯罪 (三)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及汉代的刑罚制度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1、刑事责任年龄 几次变化:10岁—70岁;8岁—80岁;7—80岁;10—80岁 2、上请原则(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原则) 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一般司法机关处理,而应先奏请皇帝裁决 3、亲亲得相首匿(亲属相隐原则:汉宣帝) 4、尊老怜幼原则(恤刑原则) 对于犯罪的老、幼、妇孺、病残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给予照顾 (二)主要犯罪 1、危害政权罪 2、侵犯皇权、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的犯罪 3、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 4、违反伦常罪 1、危害政权罪 (1)反逆罪(谋反、大逆不道) —最严重的犯罪 诛族 (2)通行饮食、群饮酒罪 通行饮食—为谋反者提供饮食、传递情报、充当向导等资助行为 大辟 群饮酒罪—三人以上聚集无故饮酒 “罚金四两” (3)群盗罪 《沈命法》 《见知故纵法》 2、侵犯皇权、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的犯罪 (1)不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