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VIP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重复的只写一个)(4分) 步入景区,见风光qǐ ▲ 丽,niǎoniǎo ▲ 炊烟,如诗如画。晨雾轻笼,秀水似一根标致的裙带,绕垛而过。古褐苍苍的木楼,雄jù ▲ 其间,别致而优雅。引得游人纷至tà ▲ 来。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邹书记要我们不要再问为什么只安排我们班六、八两个组去报告厅听道德讲座。 B. “明天第十四届运动会8点钟开始,”王老师说,“你的身体刚康复,能参加吗?” C.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人们不禁要问:安倍政府究竟想干什么?日本未来要向何处去? D.为了激励和教育学生,兴华初中于9月18日下午组织初三年级召开了以《不忘九一八,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班会。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直指美国插手东南亚问题的本质。 B. 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曾获2007年“‘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 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C. 自今年4月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别出心裁。 D.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以辞害意。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 ①法不阿贵, ▲ 。 ② ▲ ,故克之。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 ▲ 。 ④ ▲ ,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⑤做人切忌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连续两句): ▲ , ▲ 。 ⑥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 , ▲ 。 5.名著阅读。(6分) 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⑴上面这段话出自 ▲ 国讽刺作家 ▲ 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2分) ⑵选文写的是主人公在哪一个国家的见闻?学者们的这一做法为什么受到了妇女和俗人、文盲的联合反对?(2分) ▲ ⑶请具体说说《格列佛游记》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 6.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 “广告多棱镜”专题研究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撷趣】下面这则材料,运用了什么形式的广告?这种广告形式有什么效果。(2分)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   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   “喂,乡亲,这里有各色花洋布,特别大减价,八分五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些回去?”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我的解释: ▲ ▲ (2)【实践探究】还有十多天我们又迎来传统的农历春节了,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才算过了这一节日了。特别是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对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放假前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 ,请你为本次论坛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