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整理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譯整理版

什麼是Web 2.0 作者:Tim O`Reilly 譯者:盧澤宇 審譯:樂以媛 出版日期:2006-03-06 2001年秋天,網路公司的股票價格在美國股票市場大幅下滑,很多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網路達康泡沫化。許多投資者因而認定,網際網路不過是誇大不實的科技而已。但是儘管股票市場暴跌,背後隱含的新科技革命,卻已經悄悄誕生。回顧這一段股票起伏震盪的歷史,其實是一項劃時代的科技,準備躍居為核心領導地位。後起的模仿者,只能被?在後頭,而成功者擁有的技術優勢,終將淘汱無明顯優勢的公司。 關於「Web 2.0」這概念,是從OReilly與MediaLive討論國際研討會議題開始的。Dale Dougherty這位網路先驅者,同時也是OReilly公司的副總經理,注意到一個事實,自從網路崩盤後,許多重要、精彩,極受歡迎的網路新應用,突然有規律地出現。從達康崩盤中倖存的網路公司,似乎都有一些共同點,這是否意味達康崩盤正代表重要的網路轉折點,或者我們可以把這些新應用的特徵,統稱為「Web 2.0」呢?我們發現,Web 2.0的網站特徵已經被廣泛運用,而且網路上也出現許多Web 2.0的線上研討網站。 在過去的一年半中,Web 2.0確實已成為朗朗上口的名詞。僅在Google就有950萬次引用Web 2.0的名詞,可見網路大眾已經這種清楚明瞭Web 2.0這種想法。但對Web 2.0的真正內涵,仍然有大量的反對意見,有些人批評,這不過只是一種無意義的行銷噱頭。但不可否認,廣大的群眾已開始接納Web 2.0這樣的概念了。 右圖將透過兩兩網站比較方式,嘗試去闡明Web 2.0.的意涵。 這張表可以沒完沒了地列下去。但我們要如何去確認某一個應用或方法是「Web 1.0」或「Web 2.0」?這個問題特別急迫,因為Web 2.0的說法散佈如此普遍,許多公司利用這個標籤來當做他們的行銷手法,但是卻不了解其真正的涵意。而且這個問題也特別困難,因為許多宣傳自己是Web 2.0的公司根本不是Web 2.0。反而有些我們認定為Web 2.0的應用,像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算不上是網路運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一開始,我們會試圖在Web 1.0網站的成功案例中,以及有趣的新應用裡,分解出重要的原則。 1. 網路應當被視為是平台 (The Web As Platform) 跟過去重要的高科技觀點一樣,Web 2.0並沒有嚴格的界線範疇,但卻有一個重力核心。你可以把Web 2.0圖像化為一組「原則」與「實踐」,架構起由許多網站所組成的太陽系,這些網站都或多或少說明了這些原則,但是與太陽系的核心,仍存在不一樣的距離。 下頁顯示Web 2.0的擴散式地圖,是在OReilly媒體的一場研討會中,透過FOO研習營集體討論後發展出來的。這是一個正在演變中的過程,很多想法是從Web 2.0 的核心向外擴散出去的。 舉例來說,在2004年 10月首次舉辦的Web 2.0 研討會中,John Battelle和作者(Tim OReilly)對Web 2.0的原則進行初步討論。當初第一個想到的觀念是「網路應該作為平台來使用」,這也是Web 1.0寵兒Netscape跟微軟抗衡時所提出來的口號。在最初Web 1.0的兩個例子當中,DoubleClick 及 Akamai都是把網路當成一種平台看待的先行者。大家通常不認為DoubleClick 與 Akamai所提供的服務是「網路服務」,但實際上,他們確實是先驅的網路服務模式,也首次廣泛解構了網路的使用模式,兩個網站都是利用與其它網站的合作,以獲得營業收入。DoubleClick的每一個橫幅廣告,可以輕易連結兩個不同網站與公司的產品訊息,發送整合的頁面到瀏覽者的電腦之中。Akamai也是把網路視為平台,並且深入利用這種特性,把網站內容資料放在離瀏覽者最近的伺服器上,這樣就可以把伺服器的負擔及延遲時間減至最小,降低網路上壅塞的情形。 雖然這些先行者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模式,但市場後進者更深入瞭解同樣的問題後,已經提出更佳的解決方案。也因此DoubleClick 與 Akamai 雖為Web 2.0的先行者,但我們卻看到某些網站實踐Web 2.0的設計要素之後,發揮更多Web 2.0的潛能與應用,而變得十分受歡迎。 透過以下三個案例,可以深入比較出Web 2.0與Web 1.0之間差異的要素。 案例一:Netscape 與. Google 之間的比較 假使Netscape 是Web 1.0的開路先鋒,那麼Google則是Web 2.0最重要的領導者。若將這兩者視為在他們活躍的年代中,最引人注目的IPO公司,則我們可以發現,兩者各自引領風騷,相互對照起來非常有趣,首先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