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参考).pptVIP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实践上: ZBW × ZbZb 芦花(雌) 正常(雄) ZBZb ZbW 芦花(雄) 正常(雌) 全部饲养母鸡 ? 多生蛋 4. 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 ): 决定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在雌、雄性别中有不同表型的遗传现象。 又如遗传性斑秃是一种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脱发,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 女性病例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男性杂合子(Bb)会出现早秃;而女性杂合子(Bb)不出现早秃,只有纯合子(BB)才出现早秃。 绵羊角的从性遗传 第四节 性别畸形 1. 性染色体与性别畸形 1)XO型女人 Turner综合征 核型 45 XO 发病率:1/5?000 原因:75%是由父亲精子中X染色体的丢失引起的。 治疗:用雌性激素在14岁前开始治疗,能促进其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改善心理状态,但不能长高。 2) 多X女人 超雌性 核型:47 XXX 或48XXXX 3) 多X男人 半阴阳人 核型47 XXY 或48 XXXY 4)多Y男人超雄性,核型47 XYY 5) 雌雄嵌合体 超X综合征/超雌综合征 核型:47,XXX;48,XXXX;49,XXXXX 表型:智力以及生育力都略有下降,且病情随着X数目的增加而加重。 原因:在于母亲。 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 又叫睾丸发育不全征/小睾丸征,发病率1%~2‰(男性新生儿)。在男性不育者中占1/10。 核型:47,XXY 表型: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差,如无胡须、体毛少、睾丸发育不全,25%的患者出现乳房,身材高、四肢长。 治疗:用睾丸酮治疗,促进其第二性征的发育,并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2. 基因与性别畸形 5-α还原酶基因突变导致假阴阳人 5-α还原酶 睾丸酮 二氢睾酮 二氢睾酮促进男性生殖器的形成 女子冠军被鉴定为男性 第十届大运会领奖台上的小楠(中)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七项全能冠军 本章作业:P116 2、5、9题 XX男性 有易位的Y染色体 Y的DNA序列与 XY女性 缺少这一DNA序列 DNA分子杂交 增加和缺失的序列位于Y的同一位置,这个区域有TDF,进一步分离出一段男性DNA序列SRY( 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基因 90年,P.Goodfellow (Imperial Cancer Research Fund) 发现病例 XX男性不含ZFY 基因,克隆了另外一段基因 35kb ,称之为 Sex determining region Y,简写为SRY,小鼠中简写为Sry (91.5.9 Nature) 以后从该区域分离出一段序列,编码223aa的多肽,为转录因子,有一个DNA结合域。 2) 常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人类中发现XY、SRY+女性,XX、SRY-男性, 推测有Z基因能抑制雄性性腺的分化促进卵巢的生成, SRY蛋白可抑制Z基因的活性,但Z突变产物失去功能,雄性性腺的发育不受抑制。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 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 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或性环连。 1. 果蝇的伴性遗传 摩尔根等在纯种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发现个别白眼个体(突变产生)。 红眼果蝇 × 白眼果蝇 ♂ ♀ ⊕ P F1 红眼雌、雄果蝇 F2 红眼雌 2459 红眼雄 1011 白眼雄 782 红:白眼=3:1,雌:雄=1:1 说明白眼这个性状的遗传,是与雄性相联系的,同X 染色体的遗传方式相似。 假设: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性染色体上,而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遗传现象可得到合理解释。 a. 正交 F1中红眼♀ × 白眼 ♂ 红♀ 红♂ 白♀ 白♂ 1 : 1 :1 :1 白眼♀ × 红眼 ♂ 红♀ 白♂ 1 : 1 a. 反交 解释 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在X上, Y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伴性遗传特点: 正反交结果不同 后代性状分布与性别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