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八年级上《游恒山记》导学案(学生用)
23《游恒山记》导学案(学生用)
第一教时
【】
【】
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2、关于《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在地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被作为文学珍品流传于世,清代人推崇“当为古今游记之最”,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
【】
风翳净尽 无攀跻劳 虬松 萦回
杰坊 官廨 拾级 庑门
穹碑 攀蹑 仰眺 槎枒
辄断折 若堕洪涛 汩汩 久之棘尽
俯瞰 山麓 龙山西亘 比肩连袂
下扼沙漠 不啻 崖隙
2、积累文言词语
●通假字
还过岳殿东。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用作名词
循崖乘峭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词用作动词
倚而室之,曰会仙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中像群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异义
但能钩衣刺领。但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于是石路萦回。于是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特殊句式
●判断句
例句:即飞石窟也。
“……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
译文:_______________
●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例句: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宾语“虎风口之松柏”前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状语后置
例句:有一人飘摇于上。 状语“于上”后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语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语“一重”后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还国岳殿东。( ) (2)循崖乘峭而上。( )
(3)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 (4)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知识回访】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同时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从上山到登顶的过程中,作者描写哪些景物?作者是在这个过程中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从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4、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你能解释一下文中所说“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的现象吗?(安排学生在课前查资料找出答案)??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作者的观察角度也有所变化,试举例说明。??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 1、解释下列字词:
??? 像:?????????????????????? ;? 还:????????????????????????? ? 绝顶:???????????????????? ;
? 蒙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