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与寻根文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少功与寻根文学

文学的苏醒 ——解读寻根文学中的韩少功 摘要:寻根文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文学派别。其重要文学史意义就是倡导从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深层的养料进行创作,唤起了文化审美性的苏醒,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本文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着重分析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爸爸爸》探讨了这一转型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寻根文学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关键词:寻根文学 韩少功 文学苏醒 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一个短命而亡但是影响深远的文学派别——“寻根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批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发表《文学的根》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家秉承这个理念开始进行新的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少功、叶蔚林、何立伟、谭谈等人。民俗社会的一切阴暗面:偏僻、贫困、荒诞、迷信、懒惰、保守、肮脏、冷膜、残酷以冷峻反讽的笔调,通过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落后和阳暗面的展示和批判,表现了对理性、人道主义、民族生命力和自主自强意识的痛切呼唤,这的确震聋发馈 以韩少功为代表的“寻根派”坚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规范”和“不规范”之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更多需要肯定和弘扬的是“不规范”的、存在于野史、传说、边地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的文化。《爸爸爸》、《女女女》则以强烈的“寻根”意识,探寻文化规范对自由生命的制约,拷问“规范”状态下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由起源向末日退化的形态,从中发掘出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也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批判。  中篇小说《爸爸爸》。丙崽是一个的,外形奇怪猥琐,只会反复说两个词:“爸爸爸”和“x妈妈”但这样一个缺少理性、语言不清、思维混乱的人物却得到了鸡头寨全体村民的顶礼膜拜,被视为阴阳二卦,尊“丙相公”、“丙大爷”、“丙仙”。丙崽正显示了村人们愚昧而缺少理性的病态精神症状。韩少功通过《爸爸爸》解剖了古老、封闭近乎原始状态的文化惰性,明显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寻根文学既饱含古意浓郁的传统文化,又颇具现代的批判精神,既不同于文革反思小说的泛政治化倾向,又有别于先锋小说的不知所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中庸又比较成熟的文学流派。韩少功的小说,表现出这种“认真对待文化”的态度。有意识要突破“同质化围城”的韩少功,目前。 “以前我一直呆在文学圈内,做的无非是关于文学的那些事,说的也无非是关于文学的那些话,这样的‘近亲繁殖’只会让我的创作退化。”韩少功表示,每一个乡村都存在一两个特别会说话的农民,“他们那种源自于真实生活的、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活生生的语言甚至超过了我们很多作家的表达,常常令我倍感欣喜。”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赵颖.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5,(08) . 史淑丽.[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6) . 高瑜. [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1)

文档评论(0)

saity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