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6腐烂、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治(枝干)要点
采用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 树干发病时可喷用50%代森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80%“402”抗菌素200倍液喷雾;或用波美2度的石硫合剂涂抹病斑。茎、枝梢发病时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日本白杨、沙兰杨、毛白杨、意大利214杨、新疆杨等较抗病,小叶杨、小美旱杨等易感病。 序号 重点考核环节 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得分 1 溃疡、烂皮病认知 了解溃疡、烂皮病的一般症状及为害特点 10 2 溃疡、烂皮病的识别 能正确识别常见种类,指明各种病害病原的形态特征 15 3 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制作规范,病害症状典型完整 15 4 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调查方法正确,结果能反映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 15 5 防治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方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20 6 防治效果的分析 统计方法符合要求,分析有针对性 10 7 实训报告 能按时、认真完成报告,能在报告中认真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 检查评价 通过对校园、各大公园进行调查,观察不同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危害特点。 第二课堂 活动建议 复习思考 向阳面杨树溃疡病发生重的原因是什么? 复习思考 腐烂、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治 一 二 三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检查评价 四 复习思考 腐烂、溃疡病的识别与防治 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生产基地了解腐烂、溃疡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病的目的。 任务 提出 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 ②能识别腐烂、溃疡病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③能调查腐烂、溃疡病的发生情况并选择适当药剂。 ④能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 ⑤能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能力目标 1.地点:园林植物保护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2.材料:杨树溃疡病等各种病害为害状、盒装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 3.工具:显微镜、扩大镜、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各种防治病害的器具、药剂等。 准备工作 工作任务实施 一、腐烂病、溃疡病认知 腐烂病、溃疡病类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树皮部位溃疡、腐烂,导致树体死亡,尽管引起病害的病原为弱寄生菌,但形成的危害却较大。 该类病害的发生植株的长势,以及水肥管理等关系密切。 腐烂病、溃疡病概述 杨树溃疡病 发病后期呈现大面积坏死斑 杨树腐烂病 1.症状识别(溃疡型) 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的干部出现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1cm,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出现水泡,泡内有略带腥味的粘液。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很快发展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斑无明显边缘。4月上中旬,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当病斑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 杨树溃疡病 二、腐烂病、溃疡病识别 症状识别(枯梢型) 在当年定植的幼树主干上先出现不明显的小斑,呈红褐色,2-3月后病斑迅速包围主干,致使上部梢头枯死。有时在感病植株的冬芽附近出现成段发黑的斑块,剥开树皮可见里面已腐烂,引起梢枯。随后在枯死部位出现小黑点。这种类型发生普遍,危害性也大。 初期症状 水泡型溃疡 后期症状 2.病原识别 为子囊菌亚门茶藨子葡萄座腔菌。 半知菌亚门,小穴壳属。 杨树溃疡病 1.病害症状 2.分生孢子器 3.子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 越冬状况 发生时间 其他特点 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 春早、春寒、西北风次数多则病害发生重;沙丘地比平沙地发病重,苗木生长不良,病害发生也重;苗木假植时间越长,发病越重;根系受伤越多,病害越重。 3. 发病规律 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 1.症状识别 初发病时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杨树烂皮病 2.病原识别 为子囊菌亚门, 污黑腐皮壳菌。 杨树烂皮病 1、2.病株症状 3.分生孢子器 4.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子囊6.子囊及子囊孢子 越冬状况 传染方式 其他特点 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 病菌只为害树势衰弱的树木。立地条件不良或栽培管理不善,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土壤瘠薄,低洼积水,春季干旱,夏季日灼,冬季冻害等容易引发此病;行道树、新种植的幼树、移植多次或假植过久的苗木、强度修剪的树木容易发病。 3. 发病规律 翌年春天,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自伤口或死亡组织侵人寄主。 1.症状识别(一) 由镰孢属真菌引起的溃疡病。多发生在2-4年生大苗的绿色主茎及大树的1-2年生绿色小枝上。枝干上最初出现黄褐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后扩展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物理临界问题.ppt VIP
- 某某大学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最新最全面版本) .pdf VIP
- 对招标项目设计的特点及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对策措施;.doc VIP
- 传承非遗文化秧歌知识文化科普讲座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内蒙古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考题.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1-8合集,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参考答案.docx VIP
- (答案)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习题与讲解(第1-2章).pdf VIP
- 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pdf VIP
- 2025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