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学生小讲课三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学生小讲课三解读

实习学生小讲课三 骨一科 骨科牵引护理 牵引的目的:   1、患肢制动   2、保持肢体功能位   3、减轻疼痛   4、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   5、矫正和预防 分类:   一、皮牵引   a) 下肢皮牵引带牵引   b) 双腿悬吊牵引   c) 枕颌带牵引   二、骨牵引   a) 下肢骨牵引(常见: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牵引、跟骨牵引等) b) 颅骨牵引 护理要点:   1、皮牵引的重量一般不超过3kg,治疗牵引重锤应保持悬空,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并要与患肢在同一条轴线上,不可以将被褥、衣物压在牵引绳上,以免改变牵引重量,每日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   2、骨牵引,以股骨干骨折为例,一般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年老体弱者为体重的1/10,未经医生允许,不得随意改变重量。   3、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指导患者做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并活动患足各趾每日检查皮肤完整性,每班打开牵引带一次,检查皮肤情况。   4、观察患肢末稍血液循环,皮牵引患者若发现患肢出现青紫、肿胀、麻木、疼痛等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调整。   5、避免压迫腓总神经,腓总神经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处位置表浅,极易受压,受伤后表现为足背伸肌无力,发生垂足畸形。   6、应多进食水果、蔬菜,增加粗纤维的摄入,以防便秘发生。   7、骨牵引者应保持牵引针的针孔处清洁干燥,每日两次用75%的酒精滴针孔处,预防感染。如有分泌物或痂皮,应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还应注意牵引针的位置变化,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送回去,应及时通知医生。 (实 一、病床单位准备? 除按外科要求术后常规准备外, 根据不同手术准备所用的牵引及抬高肢体的皮枕、 沙袋、海绵垫等用具。 二、搬运及卧位 1、搬运?: 病人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消失,肢体处于无自主状态。同时患肢常有牵引、石膏、外膏、外固定器等装置,注意防止因搬运不当而致手术失败。搬动时,应采取三个平托法。三位搬动员同站于病床与病人外侧,分别托起病人头颈、躯干、下肢,保持病人身体轴线平直不扭曲(特别对脊柱手术)搬出担架车,将病人轻轻放置在病床上。搬动时如果人手较多,最好有专人扶持患肢,并保持规定体位。 2、卧位?: 全麻病人在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引起误吸。四肢手术后,用支架、枕头、沙袋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促进消肿。抬高的原则是将患肢抬至心脏水平以上,要远侧端高于此,而近侧端略低。石膏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石膏应用枕头、沙袋衬垫妥当,即使较大的石膏,如衬垫不妥,也容易断裂失去固定作用。 3、术后观察:? 术后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外,还应重点观察因手术创伤、麻醉等造成的出血、感染、肢体循环障碍等,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不稳定及手术耐受力差者送监护病房实施监护。 饮食:? 如麻醉或手术对胃肠道有影响,须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再进食。一般术后6小时后可进食。 预防患肢血运障碍: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血运障碍轻者造成局部压疮,重者可引起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导致肢体坏死。早期症状为患肢疼痛、肿胀,肢端麻木。检查可发现患肢张力增高,触、压痛明显,被动牵拉手指(足趾)时疼痛加剧,一旦出现上述体征,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4、预防措施?: 除要求术中操作仔细、轻柔,止血彻底,不损伤主要血管外,还须注意:①绷带石膏包扎不可过紧,如加压包扎需交班,加强观察。 ②固定伤口敷料的胶布严禁横行环形粘贴。③石膏内衬垫适当,不可出现皱褶或内凸,致形成局部压迫。 ④术后抬高患肢(疑有血循环障碍者除外)。 ⑤及时恢复患肢功能锻炼。 5、指导病人及时恢复功能锻炼? 其目的是防止关节僵硬,防止或减轻肌肉萎缩,有利于局部肿胀的消退,有利于骨折对位的维持,有利于骨折愈合。一般术后锻炼分以下三期进行。 初期? : 术后1~2周,以患肢肌肉舒缩活动为主,或在医护人员辅助下活动。如前臂做握拳或手指活动,下肢做股四头肌静态收缩和足趾活动;脊或髋部大手术后常需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下完成翻身和患肢活动,加强健康肢体关节肌肉活动,术后2周末,软组织创口已基本愈合,疼痛明显缓解,病人多能自主锻炼。 中期:? 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需一段时间,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及时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并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使全身达到接近正常活动,使患肢功能大部分恢复。 后期: ? 从骨、关节等组织损伤已经愈合起到全身、局部功能恢复正常,要加强锻炼,配合理疗、按摩、针灸,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3ggoup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