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的繁殖与培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玉兰的繁殖与培育.doc

廣玉蘭的繁殖與培育 一、形態特徵與分佈 廣玉蘭屬木蘭科、木蘭屬,常綠喬木,又名荷花玉蘭。原產北美東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常見栽培。樹姿雄偉,葉厚花大,是良好的城市綠化觀賞樹種。 二、生物學特性 廣玉蘭喜光,幼樹較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能耐短期-19℃的低溫,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不耐鹼,生長速度中等,根系發達,較抗風,對煙塵、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病蟲害少。 三、繁殖方法與技術要點 廣玉蘭的繁殖方法有播種、嫁接、壓條等,以播種和嫁接為主。 1、播種繁殖 (1)種子處理 廣玉蘭的果實9~10月成熟,成熟時其骨突果開裂,露出紅色假種皮。為防止種子損失,需在其骨突果微裂、假種皮剛呈紅黃色時及時採收。果實采下後,放置陰處晾5~6天,促使開裂,取出具有假種皮的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天,去掉假種皮。將白淨種子拌入煤油或磷化鋅以防鼠害。若不立即播種,則需混沙層積貯藏,在貯藏期時要經常檢查,防止種子因黴爛而失去生活力。 (2)播種時間 播種期有隨采隨播及春播兩種。隨采隨播利於發芽,不利於越冬;春播則需要妥善貯藏。 (3)整地及播種方法 苗床地要選擇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深翻並滅草滅蟲,施足基肥。床面平整後,在床上開播種溝,溝深5釐米,溝寬5釐米,溝距20釐米左右,條播,將種子均勻播於溝內,覆土後稍加鎮壓。春播的需搭設陰棚,也可用小型繁殖床撒播。一般播種量每畝5千克左右。 (4)苗期管理 在幼苗具2~3片真葉時帶土移栽。由於苗期生長緩慢,除草、鬆土工作要經常進行。5~7月問,可用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求施追肥2~3次。 2、嫁接繁殖 嫁接常用木蘭作砧木。木蘭砧木用扡插或播種法繁殖,在其幹徑達0.5釐米左右即可作砧木用。3—4月採取廣玉蘭一年生帶有頂芽的健壯枝條作接穗,接穗長5~7釐米,具有1~2個腋芽,剪去葉片,用切接法在砧木距地面3~5釐米處嫁接。接後培土,微露接穗頂端,促使傷口癒合。也可用腹接法,介面距地面5~10釐米。砧木也可用天目木蘭、凸頭木蘭等,嫁接苗木生長較快。 3、壓條繁殖 廣玉蘭的壓條繁殖常用空中壓條法,春季進行。選一或二年生枝條進行環狀剝皮,用塑膠袋包住,內填充培養土或苔蘚等保濕,一般至秋季即可獲得新植株。為使壓條苗正常越冬,在與母株分離後,可先進行假植,防寒保護,第二年春季再行移栽。 香樟栽培技術 一、播種 圃地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中壤土。在翻耕時應施有機肥作基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2月上旬至3月上旬春播,也可以在冬季隨采隨播。播前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殺菌,並用50攝氏度溫水間歇浸種2-3次催芽。以高床為宜,土壤整細壓平。採用條播,條距30釐米,每畝播種量25公斤。經溫藏的種子在播種前應進行摧芽處理,用溫水間歇浸種摧芽,切忌高溫浸種,以防燙傷種子。播後約20-30天發芽,而且發芽整齊。播後用火土灰或黃心土覆蓋,厚度為2-3釐米,以不見種子為度,澆透水。播後苗床注意保墒,可覆稻草,出苗後即可揭去。這樣出苗齊,出苗率可達96%以上。種子萌芽以後,應及時揭除覆蓋物。當苗高5釐米時應進行間苗、定苗。選粗壯的苗,按7釐米左右株距定苗。定苗後施一次肥,以後在6、7、8月份各施肥一次。施肥以氮肥為主,先淡後濃。10月份苗木已進入生長期,應停止施氮肥。樟苗可當年出圃,也可以培育大苗出圃。1年生苗高50釐米,根徑0.7釐米。產苗量每畝2萬株左右。培育大苗的應經過移植,促使側根生長,出圃時就帶沿泥球,並適當剪去枝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二、栽培 一般香樟田每畝種植600-700株,而適當密植田每畝種植量可達1200-1400株。這樣一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二可以密壓草,提高肥料利用率;三可調節光照,確保植株挺拔;四可通過整枝,減少無效消耗,促進頂端生長。 1、進行二次移植。香樟適當密植育苗要進行二次移植:第一次剪取當年生苗主根移植到二年生苗圃,每畝栽苗5000株以上;第二次在二年生苗圃中,保留移栽苗基部2-3個芽,上梢全部剪除後移植到售苗圃,每畝栽1400株。通過二次移植,可促進植株形成密集鬚根群,確保銷售苗帶泥多,耐運輸,成活率達99%以上(比常規育苗提高4%-9%,比直生苗提高15%左右)。採用去大留小、分批上市的辦法,既利於銷售,又可調節植株間的光照,加快莖稈增粗速度。 2、合理運籌肥水。香樟既怕旱,又怕澇,在田間長期積水的條件下,易造成爛根甚至死亡,所以雨後要疏溝防漬,旱年要開溝洇灌。按照面施化肥、薄肥勤施、磷鉀肥配套施的施肥原則施肥,一般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畝施複合肥、尿素各50公斤。 三、移植 經過人們反復試驗,認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deq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