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抗菌药物.doc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单元 抗菌药物      千头万绪的药(二),从抗生素开始!TANG         (一)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三)其他β-内酰胺类   (四)氨基糖苷类   (五)大环内酯类 (六)四环素类 (七)林可霉素类   (八)多肽类 (九)酰胺醇类 (十)氟喹诺酮类   (十一)硝基呋喃类 (十二)硝基咪唑类   (十三)磺胺类及甲氧苄啶 (十四)其他   (十五)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十六)抗真菌药    第十单元 抗菌药物    第一节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大纲】 (一)青霉素类 1.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1)分类和作用特点 (2)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2.用药监护 监护要点 3.常用药品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适应证、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和常用的剂型、规格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干扰敏感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肿胀、变形,死亡。         我们会反复用到的一张图TANG 作用靶位: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PBPs是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酶。青霉素类作为PBPs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性地与酶活性位点结合,从而抑制PBPs,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杀灭细菌。 2015执业药师资料全国首发群:303686474 读之味 专业医学考试培训视频(执业药师\药士\药师\主管药师\护士等)QQ 庄周 医学考试专业考试视频(临床\口腔\中医\中西医\执业药师等)QQ        青霉素类药物对处于繁殖期细菌作用强,而对已合成细胞壁、处于静止期者作用弱——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主要用于:G+、G-球菌及某些G-杆菌感染。   注意:多数G-杆菌无效!   有效的是——【前后联系TANG】氨基糖苷类。   (二)典型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与剂量无关。   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   溶血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药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   2.吉海反应(赫氏反应)   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致症状(寒战、咽痛、心率加快)加剧——病原体死亡所致。      3.其他   ①大剂量应用——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青霉素脑病(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   ②大量应用青霉素类钠盐——高钠血症——心力衰竭。   ③大量应用青霉素类钾盐——高钾血症、钾中毒反应。   ④长期、大剂量用药——菌群失调,出现二重感染(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   ⑤肌内注射区——周围神经炎。   (三)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阳性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混合后,两者抗菌活性明显减弱——两药不能置于同一容器内给药。   2.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减少青霉素类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浆半衰期。      二、用药监护   (―)用药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并作皮试   选用250-500U/ml的青霉素溶液皮内注射0.05~0.1ml做所有青霉素类药的皮肤敏感试验。   【关于皮试——强调几个注意点】   (1)无论何种给药途径(口服、肌内或静脉注射)都须做。   (2)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经脱敏后应用,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3)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即给患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应用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二)根据PK/PD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与血浆峰浓度关系较小——不需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的维持即可【TANG】;   血浆药物浓度低于MIC(最小抑菌浓度)时,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MIC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加疗效——因此首要地是延长高于MIC的持续维持时间。当T>MIC%达到40%以上时,可显示满意的杀菌效果。   几乎无抗生素后效应和首剂现象。   血浆半衰期较短——仅约30min,药物经7个半衰期就将消失殆尽,青霉素的有效血浆浓度可维持5h——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日分次给药,每隔6h给药1次。   (三)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滴速   青霉素类与酸性较强(pH3.5~5.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或作为溶剂,可失去效价并易致过敏性反应。   (1)溶剂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pH5.0~7.5)。   (2)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应新鲜配制。   (3)小容积、短时间——单剂量容积为50~20

文档评论(0)

zj1823223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