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物理课程演示实验实验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SSC【实验目的】 1、了解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掌握制备TiO2溶胶的方法和制备染料敏化电池的操作过程。 3、检测,评价太阳能敏化电池的性能。【实验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1、其主要优势是: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在大面积工业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所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是无毒、无污染的,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回收,对保护人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1991年瑞士洛桑高工(EPFL)M. Grtze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该技术上取得突破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2、结构组成: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通常为金属氧化物(TiO2、SnO2、ZnO等),聚集在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板上作为DSSC的负极。对电极作为还原催化剂,通常在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镀上铂。敏化染料吸附在纳米多孔二氧化钛膜面上。正负极间填充的是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质,最常用的是KCl(氯化钾)。3、原理:当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吸附在TiO2光电极表面的染料分子受到激发由基态S跃迁到激发态S*,然后将一个电子注入到TiO2导带内,此时染料分子自身转变为S+。注入到TiO2层的电子富集到导电基底,并通过外电路流向对电极,形成电流。处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氧化溶液中的电子给体,自身恢复为还原态,使染料分子得到再生。被氧化的电子给体I3-扩散至对电极,在电极表面被还原,从而完成一个光电化学反映循环。图1 实验原理图研究结果表明:只有非常靠近TiO2表面的敏化剂分子才能顺利把电子注入到TiO2导带中去,多层敏化剂的吸附反而会阻碍电子运输;染料色激发态寿命很短,必须与电极紧密结合,最好能化学吸附到电极上;染料分子的光谱响应范围和量子产率是影响DSC的光子俘获量的关键因素。到目前为止,电子在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晶电极中的传输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有Weller等的隧穿机理、Lindquist等的扩散模型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实验仪器】电池架?1组、导电玻璃光阳极3片、导电玻璃对电极3片、鳄鱼夹导线 2根、染料溶液1ml、电解液溶液1ml、棕色试剂10ml 1个、蜂鸣器1个、染料浸泡盒1个、无尘纸 3张、吸附纸12*12mm 3张、铝胶带6条、双面胶 6条、镊子1个、4B铅笔1支、滴管1支、手套1副、螺丝刀1把、螺钉8支、橡胶条6根、铜片4件、无水乙醇。【实验内容】1、染料的制备 将染料倒入棕色瓶中,缓缓加入无水乙醇,之后反复震荡10-15分钟。 2、光阳极浸泡染料 将带有TiO2的导电玻璃放入浸泡盒中,倒入染料。避光浸泡20-30分钟,用镊子取出晾干。TiO2呈红色,为太阳能的负极。3、制作对电极将双面胶粘在导电玻璃导电面,用4B铅笔将导电玻璃涂黑,为太阳能正极。4、粘贴铝胶带 将铝胶带粘在导电玻璃的边缘。5、组装电池将电池架放在水平桌子上,左正极,右负极,用镊子将三块吸附纸覆盖光阳极,用吸管吸附电解液均匀滴在无尘纸上,全部浸透,没有溢出,铜片放在电池架上,对电极导电面朝下放在电池架上,铝胶带面在左侧,放长橡皮条在右侧,压上另一个电池架,固定螺钉,是三块电池串联。6、电路连接 电池正极连接红色鳄鱼夹,负极连黑色,再连上蜂鸣器。【实验现象】在阳光下,可以听到蜂鸣器的响声。 【总结】该实验的难点就是染料的浸泡与电池的组装,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铝胶带比较窄,防止过宽导致短路;正负极的红黑导线的连接一定注意正确连接;铜片在电池架上一定要紧紧压实;染料的充分浸泡。在实验中由于铝胶带窄,所以粘胶带花了很久的时间,小组同学一起完成实验,分工明确,有人实验,有人摄像等,当蜂鸣器响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开心。在一番努力后,我认为我们小组对染料敏化电池的原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操作过程也非常熟悉,在操作前都看了很多遍,我觉得大家一起的实验过程就很值得回忆。实验二 旋转LED【实验目的】本实验基于人的视觉停留效果,即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设计了一个在高速旋转的电机上用利用51单片机控制单排LED灯的亮灭,进行字符或图形的显示。【实验原理】1、LED工作原理:LED由一个PN结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图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追及相遇问题讲稿.ppt
- 5同步电机讲稿.ppt
- 19.1 家庭电路讲稿.ppt
- 19.1最快的“信使”讲稿.ppt
- 19.2.2 一次函数讲稿.ppt
- 5消防讲师手册_070131讲稿.ppt
- 19-20.资本市场及长期融资讲稿.ppt
- 19-22.资本市场及长期融资讲稿.ppt
- 5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讲稿.ppt
- 20.3电磁继电器讲稿.ppt
- 碳中和战略下绿色建筑碳足迹核算与节能设计报告.docx
- 2025年园艺花卉跨境电商冷链运输设备选型与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岭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岭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数控机床精度提升关键技术解析与应用前景分析.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数控机床精度提升技术与智能制造生态融合的创新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最新行政执法证件考试题库及答案(含案例分析).docx
- 2025年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中医药国际化市场调研报告:2025年全球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docx
- 行政专员笔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