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儒家生死观在高校生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doc
早期儒家生死观在高校生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早期儒家对生死有着深刻而又理性的认识,其生死观在当今高校生死教育过程中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促进学生进取心的形成。其次,它能够端正大学生对生死态度,珍惜生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再次,它能够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最后,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正视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我国高校的生死教育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吸取早期儒家的生死智慧这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早期儒家;生死观;生死教育;作用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频繁发生,随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国高校的生死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生死教育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高校的生死教育国内外发展状况迥异,国外比较发达,国内相对薄弱,国内仅有一些医学专业开展死亡教育课程,还未曾普及。在目前的环境下可以从传统儒家的生死观入手,在高校生死教育过程中儒家的生死观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促进进取心的形成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死亡价值取向,就一般人而言逐利是人生的目标,早期儒家有着更高层次的死亡价值取向。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的眼里死亡要以道德品质、国家利益为取向,为了成就“仁”德,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值得。这种愿为实现道德品质而死的观点亦为后儒所接受,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看来,为取得“义”,舍弃生命也值得。荀子也认识到君子会为“义”死,他说:“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畏患而不避义死”是说君子虽畏惧祸乱但不会回避为义而死的壮举。荀子的这种“不避义死”的思想与孔子“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说一脉相承。早期儒家这种死亡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复兴、民族独立及自身追求的道德品质的实现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在民众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进取心的行成。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国内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业、感情、就业等方面压力大等。可以说多数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他们对为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将自己的生死与所追求的价值观念正确结合起来。有些大学生仅仅因为情感、学业上的挫折就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令人惋惜。在高校开展生死教育的过程中借鉴早期儒家的生死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使他们将个人的追求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认识到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或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惜牺牲性命才值得,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尽量减少大学生自杀的可能性。
二、端正生死态度,珍惜生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面对生死,人们总会有个态度,一般来说“贵生恶死”是人们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早期儒家认识到人是天地间最尊贵的生灵,《孝经?圣治》说:“天地之性(生),人为贵。”可见天地之间唯有人的生命是最尊贵的。荀子又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又指出人的生命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拥有道德品质。同时早期儒家认识到生与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死亡无可避免,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的方面。《论语?先进》上记载子路与孔子这样一段对话:“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邢?疏曰:“鬼神及死事难明又语之无益,故不答也。”由邢疏可知,“死”之事难以明了,论之无益,故孔子很少谈论死亡问题。早期儒家认为死及死后世界不可认知,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的层面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诚如子贡说的那样:“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生死,要认识到生死是自然规律,要珍爱生命,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同时大学生也应该谨慎对待死亡,认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不必太过在意,克服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心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思想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树立对生死的正确认识。
三、提升身体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
早期儒学十分注重对生命的保养,提及一些切实可行的养生之术。孔子认识到若使生命延续下去需要对血气加以节制,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虽然认识到养生需要对血气加以节制,但孔子对养血气的具体方法并未深入探讨,郭店儒简则在此基础上将儒家的养生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唐虞之道》说:“节乎脂肤血气之情,养性命之正,安命而弗夭,养生而弗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生入学心理适应能力状况的成因及对策.doc
- 新生入学教育中突出培养方案教育的研究.doc
- 新结构经济学视野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oc
- 新自由主义对实现“中国梦”的借鉴与反思.doc
- 新西兰代工奶粉乱象.doc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策略.doc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如何上.doc
- 新课改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研究与分析.doc
- 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doc
-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式AI辅助教研团队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中的改编剧本创作与影视产业风险管理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度自贡市公开选调公务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西贵港荷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4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培养中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上半年广东珠海高新区招聘公办中小学同工同酬合同制教师77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盘州市刘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招聘5名工作人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湖南邵阳市隆回县选调教师247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