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昌黎商周文化概述.doc
昌黎商周文化概述
【关键词】河北昌黎;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社会经济
【摘 要】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昌黎商周文化的信息材料非常有限,自 200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了几处商周文化遗址,出土或采集到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从中折射出商周时期昌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
昌黎商周文化是昌黎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所掌握了解的昌黎商周文化的信息材料非常有限,能提及的仅有卢龙阚各庄晚商遗址[1]。2002年以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昌黎商周考古终于有了重大收获,相继发现了一批商周文化遗址。
一、资料记载的商代遗址
据《昌黎县志》[2]和《秦皇岛文物资料汇编》[3]记载,在十里铺乡张各庄东北山岗下小黄峪沟有一处商代遗址。关于该遗址的文化属性,《唐山地区文物普查报告》[4]及《昌黎县史》[5]均记载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憾的是该遗址的文物标本没有保存下来,以至于现在无法判断孰是孰非。
此外,据《昌黎县志》记载:“1969年在龙家店乡邵埝坨村西50米处,发现刀币200多公斤,多为燕明字刀币,同时发现残石斧一件,砂质红陶片10片,其中有鬲口沿,其他均为残片。属战国时期遗物。”“1955年,在北关昌黎师院内距地面0.4米深处,发现石刀、石斧各1件,陶鬲、陶罐各1件,陶片91片。均为砂质红陶,属新石器时期遗物。”[6]但这里对这两处遗址文化年代的描述是不确切的。
根据两处遗址发现的遗物品种判断,邵埝坨遗址的年代下限应为战汉时期,其文化性质不是单一时期的文化,而是存在不同时期文化的叠压现象。也就是说,邵埝坨遗址出土的200多公斤刀币是战国时期的遗物,残石斧、砂质红陶片及鬲口沿等属于商代遗物。昌黎师院遗址出土的石刀、石斧、陶鬲、陶罐及陶片等,根据《昌黎县史》所载照片判断,应属商代遗物。两遗址发现的石刀、石斧等磨光石器与陶鬲等组合在一起出土,应判断为商代遗物,而不能断其为新石器时期遗物。这是因为人类使用磨制石器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商周、战汉甚至更晚,所以单凭磨制石器不能确定其时代;而陶鬲是古人烧汤煮饭的一种炊具,盛行于商周时期,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
二、近年发现的商周遗址
1.小庄遗址
位于泥井镇小庄村东北1.5公里处,北距县城约9公里,东距大海约14.5公里,海拔高度约为10米。遗址的文化时代为新石器时期、商周、战国、汉代。
2002年5月20日,笔者与所内几位同仁根据泥井镇小庄村民杨玉华提供的线索,在小庄村东北约1.5公里处发现这处古文化遗址。遗址区为粉砂质沙土岗,高出地面约2~3米,面积25000平方米。采集的遗物标本主要有石制品和陶器[7]。石制品包括玛瑙石片、燧石石片等细石器,原料多为灰绿石的石斧、石锛、石镰、石凿等磨制石器,另有灰绿石网坠。陶器分为红褐陶和灰陶两大类,其中红褐陶数量多于灰陶。陶质以夹砂陶、夹蚌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陶。器表多素面,少量饰弦纹、绳纹、堆划纹。可辨器型有鬲、釜、罐、瓮、盆、鼎、甑、豆、纺轮、弹丸等。文物标本中的细石器及部分磨制石器可能属于新石器时期,鬲足和少量烧制火候较低的夹砂红褐陶片及部分磨制石器应为商代遗物,大量的夹砂、夹蚌陶釜、罐、瓮、盆、鼎、甑、豆等残片应属战国及汉代遗物。
2.陈各庄二村遗址
位于陈各庄二村西北部,东北距县城19公里,西南距滦河7公里,海拔高度20米。遗址的年代属商、战国、汉时期。
2006年10月25日,在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遗址分布区南北长100米,东西长100米。采集的标本有绳纹夹砂红褐陶鬲足,绳纹夹砂、夹蚌红褐陶及泥质灰陶片若干[8]。其中的绳纹夹砂红褐陶鬲足应是商代遗物,夹蚌红褐陶釜应属战国遗物,泥质灰陶片应属汉代遗物(图一)。2009年夏,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该遗址普查时,又采集到部分商代及战国遗物。
3.尖角遗址
位于新集镇尖角村小学院内,西南距滦河1.6公里,距崖上东沟0.75公里,东北距县城21.5公里,海拔高度约12~13米。遗址年代属商时期。
2006年11月29日,我们在尖角村小学基建开槽现场发现该遗址。12月4日至7日,对该遗址进行了局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发掘面积12平方米。清理出商代的灰坑1个,获得商文化遗物400余件,其中完整陶拍1件,石器6件,其余均为各种陶片[9](图二)。石器可分为砾石、打制和磨制石器三类。砾石石器2件,其中石砧1件、打磨器1件;打制石器2件,其中石英砂岩质砍砸器1件,小型黑色火成岩质刮割器1件,另有少量在打制石器过程中产生的断块、残片;磨制石器2件,皆为灰绿石质斧,其中有1件扁平双面穿孔石斧。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褐陶次之,内红表黑的夹砂黑皮陶也较多,有少量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结构经济学视野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oc
- 新自由主义对实现“中国梦”的借鉴与反思.doc
- 新西兰代工奶粉乱象.doc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策略.doc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如何上.doc
- 新课改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研究与分析.doc
- 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doc
-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
-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浅析.doc
- 2025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