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湟花儿映风俗.doc
河湟花儿映风俗
“花儿是产生和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省(区)部分地区的一种以情歌为主的山歌,是这些地区的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和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青海也成为‘少年’。她有自己独特的格律和演唱形式。演唱时即兴编词。有抒情和叙事两种,以抒情短章为多。根据其格律等可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王志艳:《青藏高原的呼唤》)河湟花儿别称青海花儿、河州花儿,新疆花儿、六盘山花儿、泾渭花儿是河湟花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变异。据兰州大学教授郗慧民考证,今甘肃省的临夏、东乡、和政、广河、康乐等县和青海省的西宁、乐都、民和、湟中、循化、同仁、互助、大通等市县,在历史上通称河州。因此,郗慧民把产生和流行于这一地区的花儿叫作河州花儿。
河湟花儿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虽然以歌唱爱情为主,但也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折射反映。聆听河湟花儿和阅读其歌词,听众和读者眼前能徐徐展开该地区各民族的风俗画卷。
第一,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花儿学者黄河在《花儿与民俗》一文中说:“宗教信仰习俗是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化习俗。”“五月十三的单刀会,南禅寺搭下的戏台;多人的伙里甭找来,打发个姨妹者叫来。”南禅寺位于西宁市,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以关帝殿为中心。“你背上罗锅我背上枪,上山去,要吃个黄羊的肉哩;你拿上黄表我拿上香,进庙堂,要吃个不罢的咒哩。”(孟达令)这反映了汉族群众对神赌咒的迷信思想。“上去高山老爷庙,进去者好,出来者摆一场阵哩;庄子上看下你一个,成了时好,不成时得一场病哩。”老爷庙建于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畔的老爷山上,因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花儿会形成于明代,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七里寺峡的药水泉,担子担,桦木的勺勺儿舀干……”青海省境内的花儿会还有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乐都瞿昙寺花儿会、互助五峰山花儿会等,大都与汉族、土族信仰的佛教、道教有关。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人演唱河湟花儿时,一般不涉及真主或胡大字眼,但可以从他们从事的经济活动、首饰、民族语言判断其宗教信仰,如“跟上阿哥西口外走,新疆的生活(哈)过走”。郗慧民在《西北花儿学》一书中指出,清朝时期,甘、青地区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人通过战争、屯垦、谋生、经商、从政几种方式,西迁至新疆,因此产生了河州花儿的分支——新疆花儿。“河州的尕妹满拉哥,大通的学里口念过。岁数小者叫不成哥,喜欢者叫了声阿哥。”大通是土族回族自治县,“满拉”是指在清真寺内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学员,结业后,可当阿訇。因此,这是一首有关回族的爱情花儿。“黄河上度过了(哟噢)半辈子,(尕巴嘉呀)浪尖上耍花子哩……”尕巴嘉,撒拉语,朋友之意。
第二,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节日习俗,那里的汉族、土族人时兴过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等。端午节那天,人们在家门和窗户上要插柳条,女孩子要佩戴绣球,“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铺门上”,“杨柳的弯弯弯杨柳,五月端午的绣球;我跟你今日成两口,好日子还在个后头”。与荷包一样,绣球也是定情信物。关于祭灶,也有一首花儿:“年年腊月的二十三,要送灶君嘛上九天。悄悄儿我把灶君问,为啥我年年是穷光蛋?”
第三,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丧葬习俗。《相思病》反映了该地区做棺材、画棺材、入殓等土葬习俗。《唱翻阎王殿》反映了该地区在灵堂里摆放童男童女、孝子们戴全孝和长孙打引魂幡的丧葬习俗:“童男童女两边站,孝子们穿的是孝衫,往前打的是引魂幡,还唱着阳间的‘少年’。”
第四,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河州地区,自唐宋以来就是有名的茶马交易地区。明代初年,政府在这里设茶马司,专门负责官营的以茶交换马匹的事宜。”(郗慧民:《西北花儿学》)“七寸的碟子里端馍馍,菊花碗里的茶喝。馍馍不吃(者)茶不喝,你把心上的话说。”这是普通民众喝的大碗茶,以馍馍作茶食。“韭菜地里黄萝卜花,几时咱俩到一搭,黄沙罐罐炖青茶,五月初八到一搭。”这是一首泾渭花儿,但也反映了甘、青一带煮罐罐茶的习俗,花儿中的青茶当指陕青茶。青海汉族歌手张存秀唱道:“三炮台的碗子喀啦啦响,云南的茶叶儿下上……”这是河湟地区最讲究排场的饮茶方式。“三炮台的碗子”就是盖碗,开始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三炮台以瓷都生产的为上乘,由茶托、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一般是盖小于碗,盖沿在碗口之内。也有盖在口外的,称为“天盖地”)。茶碗里沏的茶,一般都是贩自云南的春尖茶,还要泡红枣、枸杞、桂圆、冰糖等滋补品。“客人们优哉游哉地刮着碗盖子细品慢尝着‘三炮台’盖碗子茶,拉家常,谈生意,是传递感情、建立友谊的极佳方式。”(汪鸿明:《漫画牡丹美)“肉面片蹲给者锅台上,盖碗茶放到个柜上……”(《阿哥们坐给者炕上》)河湟地区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光面食就有面片、凉面、拉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族经济与民族问题研究.doc
- 民族视野,全域研究.doc
- 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创新研究.doc
- 民族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研究.doc
- 民族高校基层党组织评价体系构建初探.doc
- 民法理念主体的演化、制度转变与当前发展趋势.doc
- 民生新闻的价值呈现与发展路径研究.doc
- 民营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方法分析.doc
- 民营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的法律探讨.doc
- 民营汽车维修企业技能型员工激励制度探析.doc
- 2025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