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 “农民画”对户县经济发展的影响.doc
浅析 “农民画”对户县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户县农民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陕西户县农民画作为时代的产物,在“文革”前是中国美术界的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旗帜。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画逐渐走上产业化道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户县农民画除直接售画取得经济效益外,还开发了工业“衍生品”,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户县农民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影响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陕西户县农民画,从上世纪70年代作为“视觉图像化的政治口号”到改革开放后从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形成文化品牌,成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户县农民画,既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又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户县农民画的形成
户县地处陕西关中地区“八百里秦川”腹地,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京畿之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文化事业在户县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1958年,为响应“大跃进”运动,配合宣传总路线精神。全县开展了壁画活动,并在甘峪水库工地举办美术训练班。农民用初步掌握的绘画技巧宣传工地上的先进事迹,描画水库建成后的美好景象。报刊上登出了他们的作品,户县农民画从此诞生。
与全国其他农民画相比,户县农民画幸运的得到了专业美术人员的长期指导。“户县农民画确立了深入生活,画农民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指导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2]1963年,为配合社教运动的进行,户县县委主持了涉及全县的“三史”展览比赛。在此活动中,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得以发展壮大,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1970年,户县农民画开始步入辉煌期。“1972年,有17件户县农民画作品入选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全国美展,同年1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户县农民画选集》,收入作品40余件;1973年10月,国务院文化组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户县农民画展览’,共展出作品179件(305幅),引起轰动,画展随后又在八大城市巡回展开,观众达到200多万人次。”[3]在当时,它几乎成了中国美术界的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旗帜。1974年6月出版的《美术资料》第五期对户县农民画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体现了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的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4]可见,户县农民画被提升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备受颂赞。
1970年代风光无限的户县农民画,被后来论者多认为是“视觉图像化的政治口号”。然而,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符号”,“户县农民画是农民自己拿起画笔创作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它们既是对农民劳动和战斗生活的描画,同时也是农民自我形象的写照”,“它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意义是不容否定的。”[5]
“文革”结束后,户县农民画从辉煌的顶点跌入了深渊,它被指责为极左路线的产物,是美术领域的“小靳庄”,受到了主要来自专业美术界的口诛笔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户县农民画在经历多年沉浮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与之前不同的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户县农民画终于追随金山农民画走上了批评家们所指引的“还乡”之路。即农民画必须牢记自己的出身,把根基扎在民间“与民俗结伴而行”。户县农民画回归本真,走上了现代民间艺术的发展道路。
二、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民画重回民间,政治功能逐渐淡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观念深入人心,农民画作品开始和社会经济、科技等建立广泛联系,注重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融合,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农民画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民画开始作为商品,走向市场,并开发出“衍生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1、农民画作为商品出售,带来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前,文化部规定农民画不能出售。1975年,名作《公社鱼塘》以5500元被美国游客买走。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之后,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民画出售逐渐形成规模。“1978年,户县工艺美术厂与国际书店挂钩开始生产。1980年,生产的农民画《春耕》、《种药》、《涝河两岸》等二十余种,接受美商五次订货,连同来户县的外宾购买,共换取外汇8万多元。1981年以旅游产品受到陕西省轻工业局表扬。”[6]农民画的销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民画的艺术手法更加灵活多样,表现内容更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沈家本对儒家思想的扬弃.doc
- 沈抚管道建设规划与设计研究.doc
- 沈阳市社区就业调查报告.doc
- 沙特轻轨运营安全管理.doc
- 沥青路面的破坏及防护.doc
- 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数据验证研究分析.doc
- 河北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状及问题研究.doc
- 河北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工业园区建设研究.doc
- 河北武邑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式.doc
- 河北省临港产业、腹地经济及其协同发展研究.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