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 ①挼,读ruó,“揉搓”之意。 ②碧玉骚头:即碧玉簪。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谒金门?? ?冯延巳 ①诗中描绘了一个被相思困扰的空虚寂寞的思妇形象。 ②闲逗鸳鸯、独倚栏干看斗鸭的动作可见其空虚无聊;玉簪斜坠,揉搓杏蕊的细节更可见其被相思困扰,寂寞难遣。 ③表现了女子思念丈夫,急盼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 参考答案: (2012年新课标)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诗中刻画的是一个因丈夫远行他乡久不 归而无限思念牵挂的思妇形象。 借景抒情,用“红叶”“黄花”渲染了深秋的凄凉来烘托闺中人的愁苦;使用动作描写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传来游子之音;临窗以泪写书等活动 ③表现了主人公对远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古代诗歌题材】 1、赠友送别 2、边塞征战 3、羁旅行役 4、山水田园 5、咏史怀古 6、咏物言志 7、爱情闺怨 咏物诗:描写某种客观事物,表现其特征,借以抒发思想感情。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1、咏物诗的目的不在“物”,而在“情”,“物”只是一个载体。 2、物象具有内在品格和精神。3、 “物”与“情”“志”有契合点。 思想内容:①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②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③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表现手法 1、全诗:托物言志 2、事物:烘托、对比、拟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所写形象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答题步骤: 第1步:指明表现手法 第2步:点明事物及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环境:驿外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所言之志: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古代诗歌题材】 1、赠友送别 2、边塞征战 3、羁旅行役 4、山水田园 5、咏史怀古 6、咏物言志 7、爱情闺怨 山水田园诗发展 1、萌芽:先秦《诗经》 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2、兴起:魏晋(曹操、谢灵运、陶渊明) 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或表现自己内心的情志。 3、高潮:唐宋 (王维、孟浩然、杨万里、范成大) 山水诗: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往往与旅行联系在一起。 田园诗:写农村的风光,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1、对自然山水、农村生活的热爱 2、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对官场仕途的厌恶 4、悠然自在,恬淡闲适的心境 5、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表现手法(景物描写) 1、白描 2、修辞(比喻、拟人、借代、通感) 3、侧面 4、对比 5、结合 远近、高低、视听、明暗、虚实、点面 动静(动静结合、以静写动、化静为动) 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