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元夕诗词欣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夜元夕诗词欣赏

《除夜》(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作者介绍】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注释】①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②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③“烛”:一作“独”。人:一作“春”。④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⑤飘:一作“漂”。⑥明日:指新年元旦。岁华:岁月,年华。 【赏析一】这首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赏析二】崔涂《除夜有感》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 《浣溪沙·庚申除夜》 (清)纳兰性德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彩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1685年7月1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祖籍开原威远堡镇东北的叶赫河岸,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词人、学者。纳喇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易人,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他是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萦云、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纳兰性德,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3],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有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刊行于世,后人合称为《纳兰词》。 【赏析】庚申除夕,容若感叹时序变化,写下了这阙《浣溪沙》。是年,容若二十六岁。约在这一年,容若由司传宣改经营内厩马匹,康熙出巡用马,都是由容若挑选。容若还常常到昌平、延庆、怀柔、古北口等地督牧。姜宸英《纳兰君墓表》中说,“尝司天闲牧政,马大蕃息。侍上西苑,上仓促有所指挥,君奋身为僚友先。上叹曰:此富贵家儿,乃能尔耶!”。这与诗人的容若,词人的容若,身负青云之志的容若,相去甚远。容若虽是勤勉,然全出忠心,而非其志向。这阙《浣溪沙》,表面上看是写富贵人家守岁的情景,实则是叹其志不展。 想要收起闲心,闲心却是冷处偏浓。遥想当年的柘枝舞是怎么样的盛况呢,那些久置的舞裙也会怀念腰肢曼妙的舞蹈之人吧。漫漫长夜,家家户户都在守着蜡烛,等待着春天的第一个黎明。烛光摇曳,思绪亦是飘摇。怎一个流年易逝,青春易老。 柘枝,是柘枝舞的省称。柘枝舞,由西域传入中原。《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宋继承唐,柘枝舞经常在贵族的酒宴中由伎人表演,供宾主欣赏,舞蹈婀娜多姿又矫健明丽。柘枝舞在唐代本属教坊,柘枝词因舞而起,至宋代犹存于乐府之中,其佚当在元宋之际。自是以后,唯于词曲中存柘枝令之牌名。 刻烛,既是寻常人家计时之法,也是文人雅事。古人刻度数于烛,烧以计时。南朝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有“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南史·王僧孺传》载,“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后因以喻诗才敏捷。唐潘述《水堂送诸文士戏

文档评论(0)

xinghua3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