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16 CCBAC BDDCC BA 13、答案:(1)城市商业发达;打破原有商业限制;乡村草市(或集市)兴起;对外贸易兴盛;商业文化兴起。 (2)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兴起。 (3)材料五的观点符合史实。明清时期中国在政治上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经济上是小农经济为主体,思想文化上封建文化占统治地位,中国社会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性质) 井田制 奴隶庶民集体耕种 氏族公社公有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国王分封臣下(分封制) (生产力低下) 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 3. 封建社会: 形成 鲁国:初税亩(前594)承认土地私有。 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 春秋:私田出现 战国: 秦:商鞅变法法律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 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国家纳税 地主土地所有制 出租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地主交租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自耕 向国家纳税 (一部分) (大部分) (少量) 土地兼并 贫富分化 政策:抑制 限制兼并 结果:无效 含义: 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方式: 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原因: 土地私有(根本),准许买卖 影响: 按亩纳税(明清) 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二: 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 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 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到汉朝经商 视角一:普通人感受到的经济政策 穿越时空,体验历史 穿越时空,体验历史之:到汉朝经商的“失”? “(汉)高祖仍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著:脚镣)左趾,没入(收)其器物。” ——《史记·平淮书》 历史揭秘:到汉朝经商难在“重农抑商” 重视农业而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开始:战国的商鞅变法 二、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2、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 商周: 鼓励商业。 从重商到抑商? 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积极为主)。 (1)战国: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原因: 措施: 目的: 评价: 商业危害农业与统治。 劝农贱商。 护农、便税、巩固统治。 (2) 西汉的抑商政策 原因: 商人财势过盛,威胁统治 措施(武帝): 评价: 商贾操纵物价,危害民生。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管控物价; 加重商税。 积极作用为主:利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势力、利于统治。 (3)唐中期以来:有所松动,推行官商分利,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4) 明清的重农抑商 背景: 劝课农桑,鄙视工商;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加征商税 违背历史潮流,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 措施: 评价: 解读史料,探究历史 材料一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纯朴 稳定 不稳定 奸诈 视角二:统治者眼中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为什么历代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