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浅析.doc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课标,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解析 第1题,巴西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条件逊于美国;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丰富,大豆增产潜力大。第2题,和美国比较,巴西的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巴西大豆价格低的主要原因应是劳动力成本低。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 答案 1.C 2.D 3.A (2016·江苏南京、盐城模拟)下表是“四个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比较表”。据此回答4~5题。 甲 乙 丙 丁 年降水量(mm) 622 1 658 280 720 人口密度(人/km2) 26 620 10 170 机械化水平(相对值) 97 42 83 87 农产品商品率(%) 95 35 86 82 家庭(或农场)经营土地(公顷) 240 0.7 600 20 单位面积收益(元/公顷) 3 500 6 000 1 500 8 000 4.甲、乙、丙、丁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性最大的是(  ) A.混合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C.水稻种植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5.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A.保护生态环境 B.合理利用土地 C.获取最大利润 D.合理安排劳动力 解析 第4题,乙地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应为水稻种植业。丙地降水少,气候较为干旱,生产规模大,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甲地与丁地相比区别在于,甲地人口密度明显小,经营规模明显大,单位面积收益明显低,因此甲地为5题,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 答案 4.D 5.B (2016·河南十所名校大联考)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 D.商品谷物农业 7.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第7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答案 6.B 7.A (经典题)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9.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 第8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9题,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说,城市郊区农业中,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8.C 9.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江苏常州上学期期末)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纵坐标为产值结构,横坐标为商品率),读图回答10~11题。 10.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地:混合农业—热量、土壤 B.乙地: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