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让孩子爱上阅读答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让孩子爱上阅读 雷夫出过这样一份阅读能力测试卷: 1.你是否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雷夫在书中说:“凡是以上3个问题都回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这份测试卷中陈述的三种情况,是孩子们所要经历的而又不可改变的,孩子们知道老师上课时应该做的是认真听讲,吃饭时间该吃饭,睡觉时间该睡觉,而当阅读的吸引已大于老师、大于食物和睡眠的时候,那么这阅读已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一份子,不离不弃。而我们教孩子们阅读,就要以终身吸引,终身阅读为最大的目标。 但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并不简单。美国人说话很夸张,就阅读而言,他们说,这个世界上弥漫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遥控器的战争。并且在这场与遥控器的战争中,书本经常是节节败退。那些与遥控器有关的东西,例如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因为声光画的合力刺激,总是深深吸引着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爸爸,关于这点我真是深有感受。我的儿子5岁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就自己穿衣起床,他的懂事乖巧让我暗自高兴,但是当我得知他这样的的原因后,我又高兴不起来了,他这样不贪恋温暖的床被,只是为了早上多看会儿电视。 有的老师可能不承认现在的孩子不爱看书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好多孩子似乎“嗜书如命”,整天将书捧在手里。但是在我看来,很多孩子的“爱阅读”是一种假性爱阅读,他们“爱”阅读是因为在逼仄的空间里没有选择的余地,爸爸妈妈不让玩电脑,不让看电视,甚至不让出去玩,他们想想,相对于繁重、枯燥的作业,还不如看书呢。但是,当他们长大以后,有自我支配权了,兜里有钱了,有购买力了,他们首先想到放弃的反而是阅读。我这种“论点”有依据吗?——有。近几年的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排名前几位的郑渊洁、杨红樱、曹文轩等都是儿童文学作家,这在一个成熟的阅读国家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按理说,成人的购买力最大,约束感最少,成人才是书籍的消费主体,排名前几位的作家应该是成人文学作家。这种情况,恰恰说明看书已经成了孩子“专有”的事,那些曾经的手不释卷的“儿童”长大以后很少再看书了。 因此,炒热读书的氛围,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就显得迫切和重要。 找到“味道好”的书 小时候,我吃一种“宝塔糖”,说是糖,实际是药,打蛔虫的药。不能否认,让孩子乖乖吃药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药做成糖的样子,还有糖的味道。 现在的幼儿园,中午的营养餐,很注重颜色的搭配,有些蔬菜还有“卡通造型”,很多挑食的孩子竟然不闹腾了,有的还吃得很欢。 同样,对书还在尝试、接受过程中的孩子,我们推荐的书不能一味强调“品质”、“意义”,我们要推荐一些适合孩子口味的“味道好”的书,让书本身吸引孩子。可是,现在有些学校和团体推荐的书,存心是要让孩子厌恶书啊。 哪些书算是“味道好”的书呢?哪些书适宜在阅读的起步阶段推荐给孩子呢?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下面用五个“一点”来描述大致的方向: 1.冷僻词汇少一点。有心的家长或父母,要事先翻一下书,如果生词量超过30%,当然这是大致的判断,就应该延缓推迟。有的家长给自己正在读二三年级的孩子推荐《安徒生童话》,结果孩子并不喜欢,家长心里就很懊恼和沮丧,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安徒生童话》的一些译本非常差,大量的长句子,诘曲聱牙,生僻字特别多,都是一些出版社为了省钱用低廉的价钱雇一些大学生翻译的。 2.薄一点。一般的童书,哪怕是长篇小说,也只在七八万字左右。太长的书,小学生,尤其三四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这样的意志去挑战,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去把握。这一点,例如罗尔德·达尔的书,凯斯特纳的书,都是典范。当然,也有意外,像《哈利波特》,像砖头一样厚,而且是好几块砖,学生照样读得乐此不疲,但这毕竟是少数。 3.大道理少说一点。孩子是一群为了乐趣而去阅读的“厚颜”读者,孩子喜欢的是故事,而不是说教。孩子是不喜欢过分强调道德和教训的书的。张天翼写完了《宝葫芦的秘密》,然后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但孩子们读完后却写信告诉张爷爷:“我爱宝葫芦”! 4. 情节发展快一点。这些故事不一定要惊悚,紧张、刺激、残忍,但至少应该幽默、有趣、富有想象力,有许多奇思妙想,有比较明显的温情,最重要的,情节发展不能拖沓,节奏要快。因此,哪些“深沉”的“诗意”的没有明显起伏波澜情节的作品往往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当我新接手一个班的时候,我总是依据这个原则为孩子们推荐书,例如我会推荐《小猪唏哩呼噜》(二年级)、《女巫》(三年级)、《草房子》(四年级)、《两个小洛特》(四年级)、《西顿动物故事》(五年级)、《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六年级),都没有失手过。 5.人物形象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