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中考中国近代史整理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2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全国中考中国近代史整理 目录 选择题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单元综合 填空题 改错题 列举题 读图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探究题(问答题) 选择题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2011·山东滨州)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1·河北)2.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11·湖南衡阳)3.“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011·江苏淮安)4.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右侧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 ) A.是在上海签订的 B.是甲午战争的结果 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1·江苏连云港)5.“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1·江苏苏州)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2011·贵州铜仁)7.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2011·山东济宁)8.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外相巴蒂尊在议会上叫嚣道:“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的教训它!”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背景是( ) A.英国当时刚开始工业革命 B.英国已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 D.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2011·山东泰安)9.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1·四川南充)10.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五口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011·福建泉州)11.《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2011·河南)1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