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 第一节:舆论监督的涵义和意义 一、定义 舆论监督: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利、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批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 二、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 揭露、打击不法行为。 提出问题,引起重视。 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 1、覆盖面最大; 2、影响大; 3、有预警作用; 4、相对客观公正; 5、增强其他监督形式的作用。 三、舆论监督的评判标准 1、情感标准 例: ……记者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屋内传出的哭声。这家姓乔的人家在3个月前花了3500元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一个婴儿。记者看到,乔家一家4口人全部眼睛红肿,一个30多岁的女人在屋里哭得几乎瘫倒。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早与婴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裸体画风波案” 原告缪某*年至*年与**美术学院签订《合同制模特工作协议》,约定“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教授和研究生参照缪某的裸体创作了尺幅不小的教学示范画,并承诺只作个人作品收藏,不公开发表。 三年后*月,缪某正与恋人谈婚论嫁,其男友在*新华书店翻看《一代画风》画册后,一气之下离她而去,原来画册中有两页有缪某的裸体形貌。 原告代理人诉称:隐私公开、爱情破灭,使缪某受到很大的伤害,并患精神抑郁症,原告要求被告出版社和徐教授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收回全部侵权画册,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侵权行为。 被告的代理律师则辩称:依照著作权法,著作权人有发表作品的法定权利,被告依法行使了权利,而且在发表的作品上并未说明模特的姓名、住址等,使原告的隐私得到了保护,因此不存在侵权。 2、事实标准 3、道德标准 例1:课本用黑白的,被公开称为“民工班” 家长上书曝教育歧视民工子弟 例2:主题:别捞了 副题:都市渔民雨中扫荡,车筐竹筐一起上场 4、政策标准 例:宁陵县石桥乡:不缴特产税让你蹲班房 5、法律标准 例:虾米为什么这样红 鱼干为什么不招虫 敌百虫喷出“美味”海产品 例: “被毒死的狗流向长虹路等市场” 毒狗肉上了市民餐桌 成功的舆论监督报道: 合情合理合法 合乎政策 事实准确无误 注意:舆论监督应有度 社会丑恶现象 ——鞭笞、谴责; 复杂的社会事件 ——客观、理性地分析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批评 一、新闻批评的特点 1、方式:公开性 2、内容:时效性 3、观点:权威性 4、效果:广泛性 “开、好、管”三字方针 毛泽东提出 “开”:开展批评; “好”:开展得好; “管”:党管。 二、批评报道的制约因素 1、观念制约 2、权力制约 3、关涉者制约 4、法律的制约 例:《第一财经日报》:“富士康” 案 三、新闻批评易引发伤害 1、对记者及媒体的伤害 例:“揭黑 ”记者王克勤 《中国贸易报》聘用记者兰成长在煤矿采访被伤害致死案 2、批评不当导致对批评对象的伤害 《**日报》先后在头版大部分版面和二版整版反映本市的市区卫生问题,配发了大量现场照片 市环卫处迅速做出反应,使市区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报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继续开展批评 环卫处处长被就地免职 第三节:批评监督应保持建设性心态 一、应避免造成新闻伤害 1、 批评不实 例:“每周质量报告”:海龙 “毒毛巾”案 2、 批评失当 例:安岳新闻官司 3、 新闻炒作 胡志标:“防火防盗防记者” 二、保持建设性的心态 1、记者角色的定位 舆论监督:手段 避免越过司法程序进行审判 例:赛姆·切尔伯德杀妻案 “张金柱”案:“大魔头”、“丧心病狂”、“死有余辜” 2、新闻批评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新闻批评重在选择 (2)、批评报道宜从新闻事件入手 (3)、“中性化”操作 (4)、 “力”与“度”的统一 (5)、善始善终,协助问题的解决 课后作业: 请写一篇舆论监督类的报道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隐性采访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 采访对象:不知情 记录方式:偷拍、偷录、隐瞒记者的身份的体验 等 记录特点:非公开 1、隐瞒身份 2、隐藏目的 3.隐蔽手段 《福州晚报》——《夜探“虎穴”》 ——以“消费者”身份进行的采访 记者:假装天真,拿出15元请小姐开机 小姐 “教训”道:“15元想玩1小时?想得美!我们这儿对客人免费送茶水和快餐,假使每小时15元,我们吃啥?这字条是为了应付应付那些不懂行情的人的检查。” 问:“假使游戏赢了,能不能兑换现金?” 在《管文物还是“吃文物》中,我对文管主任的采访是事先设计的。某文管主任挪用了文物勘探费,我们采访之后,他倍感轻松,说你们来一趟不容易,我领你们在这个文物景点逛逛,我欣然

文档评论(0)

daixue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