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郎格汉斯细胞与接触超敏反应
郎格汉斯细胞与接触超敏反应
摘要: 郎格汉斯细胞作为皮肤内的主要抗原呈递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半抗原可诱导郎格汉斯细胞迁移、分化、成熟、郎格汉斯细胞通过表达细胞因子受体、神经介质的受体、粘附分子和可诱导的一氧化氮化合成酶参与接触超敏反应。外界因素可损伤或改变郎格汉斯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影响接触超敏反应的诱发。
接触超敏反应( cHS)是一种 cD8+T细胞( cD8+ tc)介导的对表皮致敏半抗原的反应,产生γ-干扰素( iFN-γ)的 cD8+Tc和产生白介素-4/白介素-10( iL-4/IL-10)的 cD4+Tc( th2)控制着 cHS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1]。郎格汉斯细胞( lC)是一种来源于骨髓及脾脏的树突状细胞,主要存在于表皮中,是表皮内主要抗原呈递细胞。在表皮接触半抗原之后, lC捕获处理半抗原,半抗原与 lC表面的免疫反应性 hLA-DR抗原结合后即形成完全的抗原复合物, lC携带此完全抗原到达局部淋巴结,将抗原呈递给 t细胞,诱发 cHS的发生。研究表明表皮中 lC的密度影响 cHS的结果,自然或人为造成了 lC的丢失将不能诱导 cHS的发生。由于仓鼠( hamster)颊囊上皮缺乏 lC,在其表面涂布接触致敏物后导致特异性无反应发生[2]。近年来许多学者对 lC在 cHS中受体的表达,细胞因子的分泌,神经激素的调节,外界因素如紫外线辐射( uVR)对其功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了许多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一、郎格汉斯细胞的迁移、分化、成熟
初次接触半抗原之后,表皮内的 lC摄取半抗原、处理后,移向局部淋巴结,在那儿将抗原呈递给原始 t细胞。 weilich等通过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半抗原诱导 lC的迁移到局部淋巴结的途径是通过真皮淋巴管而不是通过血管。小鼠表皮接触半抗原之后,表皮内的 lC数目减少,在真皮内的树突状细胞呈线状排列。进一步研究表明 lC的迁移和线状排列的形式仅与接触致敏因子有关,而与非致敏复合物无关。他们还发现不同的致敏物可以引起 lC的超微结构和迁移方式的不同[3]。
lC在处理半抗原的过程中,由“静止”( resting)转化为“活化”( activated)的功能状态。 lC的活化与下列因素有关:角质形成细胞( kC)的触发作用,半抗原的直接作用,局部分泌的细胞因子( iL-6、 iL-12、 iL-1β、化学因子)和其它细胞因子如化学趋动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的作用。其中 kC触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kC在表皮接触半抗原后分泌炎症因子,这些因子激活局部内皮细胞,吸引白细胞,增加归巢细胞( resident cell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协同刺激分子( costimulatory)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半抗原具有触发 kC释放炎症因子或直接作用于 lC诱导细胞因子分泌的能力,是活化 lC和诱导 cHS的最初刺激物[4]。
lC在活化过程中增加表面 mHCⅠ类分子、 mHCⅡ类分子、粘附分子、协同刺激分子( b7-1、 b7-2)的表达。在 lC活化后,它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能力发生了改变。从表皮中新鲜分离的 lC具有处理抗原且将蛋白抗原呈递给原始 t细胞的能力,而淋巴结中具有成熟表现形的 lC能有效地协同刺激 t细胞,但不能处理和呈递原始蛋白[5]。
皮肤中除了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 lC外,还有其它抗原呈递细胞如真皮内的树突状细胞[4]。体外实验证实,半抗原剂量的不同,所需要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低剂量的半抗原致敏主要通过表皮 lC呈递,大剂量的半抗 原很大程度上信赖于真皮抗原呈递细胞[6]。
二、 lC受体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
在 cHS中, lC表达粘附分子受体、细胞因子受体来参与免疫反应的触发和 t细胞的激活。 t细胞激活需要两个信号:一是由 t细胞表面 tCR与 aPC表面的 ag-MHC复合分相结合产生,二是分布于 t细胞和 aPC表面的粘附分子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仅有第一信号将引起 t细胞对该抗原的耐受或无反应。只有当两个信号同时存在, t细胞才进行增殖、活化和分化。已证实, lC表达粘附分子 iCAM-3、 e-选择凝集素、 cD50、 b7-1、 b7-2等参与免疫反应的触发和 t细胞的激活[1,7-9]。以协同刺激信号 b7分子为例,从半抗原致敏的动物体内分离的的 lC上表达 b7-1和 b7-2分子,在激活 cD4+Tc和 cD8+Tc的过程中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且 b7-1和 b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doc
- 苦参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oc
- 苦参药材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doc
- 苦碟子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doc
- 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doc
- 苦碟子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oc
- 苦丁茶含片的处方优化.doc
- 苦瓜蛋白抑制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及表达.doc
- 苦荞籽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研究.doc
- 酷似肺癌的肺结核x线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2022医院医疗机构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详细版).pdf VIP
- 半导体工艺炉的炉门及半导体工艺炉.pdf VIP
- 测绘行业安全生产汇报.pptx VIP
- 半导体后端工艺半导体封装的作用、工艺和演变.docx VIP
- 半导体工艺原理--半导体工艺原理(贵州大学).ppt VIP
- 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20年秋)-麦肯锡-224页正式版.pdf VIP
- 走进潮汕文化ppt课件(优质ppt).pptx
- DG_TJ 08-2439-2024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正式版).pdf VIP
- Camera客观标准测试.pdf VIP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