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告摄影摄像
电影诞生的四个阶段
走马灯与皮影戏源于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灯光投影、形象运动的形式极大启发了电影的发明者们,法国人据此改造的“法兰西影灯”就是明证。现在我们观看露天电影,与皮影戏的观看状态与观看模式仍是如出一辙。
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电影祖父)和奥地利大学教授斯丹普弗尔同时发明了“诡盘”。1876年,爱米尔?雷诺制成了“活动视镜”,所表演的活动图画更加优美,这些小东西的共同特点是使静止的图画活动起来。
1、照相术发明
1822年,法国科学家雅克?达盖尔与物理学家尼塞富尔?涅普斯开始研发摄影术。涅普斯(1765—1833)拍摄于1825年的《牵马的孩子》,是世界上第一张摄影成品,内容是一幅17世纪的一幅荷兰版画;《窗外景色》摄于次年;《餐桌上的静物》则应更晚,它们都是涅普斯的作品。
而达盖尔(1787—1851)年青时是一位风景画家,1829年受涅普斯之邀参与研究摄影术,1837年创立银版摄影法。1838年,达盖尔的银版法被法国政府收购,1839年,法国政府将发明公布,此年被定为摄影技术发明年,达盖尔被称为“摄影之父”。
2、活动照相术发明
照相术的发明解决了从手绘图画到摄影影像的过渡,而电影的诞生则必须使静止的图像活动起来。1872-1878年,英国人爱德华?慕布里奇对奔马的拍摄,可以看成是分解运动过程或是离散运动时间轴的雏形。
3、电影视镜
1894年,爱迪生在狄克逊的帮助下制成“电影视镜”,但仅能供一人观看,因商业利益的考虑,他放弃了对投影式电影的研究。
4、活动电影放映机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世界上第一批影片。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应卢米埃尔兄弟的邀请,来到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观看电影。观众在黑暗中,看到了白布上的逼真画面。一位记者这样报道:“一辆马车被飞跑着的马拉着迎面跑来,我邻座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十分害怕,以致突然站了起来。”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电影的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
似动现象
这种观众通过自身的视觉感知习惯和生活经验,对间断的画面进行主观的心理补偿,从而使其看起来象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似动现象。似动现象是影视艺术得以立身的真正基础,它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据此,北影的周传基教授称:没有幻觉就没有影视。
因此可以说,人眼对运动的感受是视觉生理(视觉记忆功能,表现为视觉暂留现象)和视觉心理(即似动感觉)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似动感觉则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
影视最初将动作分解、记录、重放的原理和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了生理上的视觉暂留和心理上的似动现象,成为后来电子影像和数字影像动态再现的共同基础。
广告情境分类
1、按情境感知的难易度
可分为:可见情境与经验情境。
(1)可见情境
任何广告都会有可见情境,因为产品一定会在某个背景中呈现,哪怕这个背景只是由一种纯色组成。可见情境的创设应大气而不浮夸,简洁而不简单。许多平庸或恶俗的广告,都是可见情境过分夸张所致;而许多初学者创设的可见情境又流于简单机械。
(2)经验情境
高明的广告创意正是在巧妙的可见情境之上,埋设进巧妙的经验情境的结果。
经验情境,首先应尊重消费者的经验,不能让其难于理解,其次,创意人要善于引导消费者领悟自己所创设的经验情境。
(3)两种情境的使用范围
平面广告往往把可见情境发挥到极致,而影视广告则更倾向于活用经验情境。
2、按消费者需求
可分为:知识情境、功利情境、审美情境。
我们看待一个物体,往往有三种态度:知识态度(它是什么)、功利态度(它有何用)、审美态度(它长得怎样)。相应地,一个物体也就有了三种属性:知识属性、功利属性、审美属性。一个事物,往往吸引我们的只是这三种属性中的一种,因此在创意时,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这种属性,并通过创设相应情境,来唤起消费者对其的不同态度。
认识态度往往是其它态度的基础,在认识之后,进而产生功利或审美态度。
适当的设置认识障碍,即设置悬念,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度,这样,既可使悬念解开后观众的求知心理极大满足,又可使后产生的功利或审美态度效果更好。
如果要寻求新奇的创意,可以创设不同寻常的情境,以引起人们产生不同于该物体一般属性的态度。
影视艺术的五维要素
光线(布光、色彩),区域(构图),深度与体积(镜头),时间(蒙太奇),声音(声画结合)
运用镜头创造影像或分析镜头的要素
镜头的含义
镜头,是影视艺术语言中一个最常见而又重要的元素。
(1)指摄影或摄像机上用的光学镜头,即由透镜系统组合而成的光学部件。
(2)指影视艺术语言中的镜头,即摄影(像)机从开机到停机时所拍摄的连续画面。它可以是单个的画面,也可以是连续的画面。
作为影视语言的镜头显然使用的是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