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期末复习卷
A卷(100分)
一、选择题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如图1所示,某同学将一把钢尺按在课桌上,使之振动发声,三次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12 cm,8 cm,4 cm,比较三次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三次的音调一样高
图1图2
如图2所示,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下列做法哪些是正确的( )
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⑥ D.都正确
位于市中心处的某大厦内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合理的是( )
A.手掌的宽度约为1 dm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 s
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D.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 ℃
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结有冰花(甲图)
B.夏天吃冰棒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乙图)
C.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丙图)
D.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丁图)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烛并调节透镜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如图5所示),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图中的(焦距为10 cm)( )
以下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
A.声音的种类 B.透镜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的运动
用密度为2.7×103 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 m、0.2 m和0.3 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 kg、21.6 kg和54 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o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
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