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参考铁锅百年发展回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潍坊参考铁锅百年发展回眸

潍坊铁锅百年发展回眸 2012-08-17   潍坊铁锅的出世,要追朔到上世纪一十年代。1912年,以贾氏兄弟为代表的第一批河北省交河县人来潍县从事铸造生意,以铸造犁铧头和铁锅为主业。1915年正式挂“同盛铁厂”牌子。自1917年承揽英美烟草公司二十里堡烤烟厂铸铁炉条业务,1920年承揽华丰机器厂翻砂件后,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此之前,潍县市面上的铁锅都是来自山西省。当时同盛铁厂的铸锅工艺,与山西省的铸锅工艺基本一样,都是采用翻砂工艺制作的。铸锅的模具分上模和下模,上模叫“皮模”,下模叫“子模”。由于铁锅是薄型生铁铸件,又是采用湿模,铁水入模形成白口铁锅,其壁厚比现在的铁锅厚一两倍。采用翻砂工艺铸锅,一模一锅,费工费时,铁锅表面也不光滑,使用前需用磨石将内表面磨平后才行。同盛铁厂的铁锅面世后,因价格比山西铁锅便宜,很快打开了销路。 为了提高铁锅生产效率,聪明的河北省交河县人充分利用家乡的粘土———胶泥做原料,创造出了“泥制硬模铸锅工艺”。那是1924年河北省交河县人在潍县开办晋鲁铁厂之后不久,就从台儿庄老乡那里学来了“砂模子、硬模皮”铸锅工艺。就是将皮模制成泥制硬模,可以重复使用几十次;子模仍用翻砂办法制作,一模使用一次。随后晋鲁铁厂又对模具进行革新改造,将子模也研制成泥制硬模了。自此,铸锅工艺便正式从翻砂工艺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完整的“泥制硬模铸锅工艺”。这一铸锅工艺一直相传了80多年,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泥制硬模铸锅工艺有许多新特点:一是模具是干的,倒出的铁锅是灰口,内在质量好,遇冷遇热都不易炸裂。二是每倒完一口锅后,取出成品,趁热给模具刷上松烟、石墨等涂料,然后合上模具再倒第二口锅,一副模具可以重复使用上百次之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三是倒出的铁锅不但壁薄,而且厚薄均匀,使用起来节省燃料。四是铁锅外观质量好,底平沿齐,里外光洁,不偏不渗不漏,使用之前表面不需再作处理。 泥制硬模铸锅工艺本身有许多独特的技艺,主要体现在模具制作技艺上。泥制硬模的制作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制作两副模具刮板轮子,一副用于制作模具底胎,一副用于制作模具表层。第二步,用翻砂的办法制成子模的环型底板和皮模的外皮骨架。第三步,制作模具的底胎,俗称摁碴子。先将焦炭碴子和胶泥和成干饭状,再用底胎轮子将其刮敷在子模的底板和皮模的模皮上,扎上气眼,用火烘干烤透,就制成了子模和皮模的底胎。底胎使用寿命为半年至一年。第四步,制作模具表层。模具的表层分为大渣子、二渣子、二细子、细材料四层,都是分别用模具表层刮板轮子,由粗到细刮敷在模具底胎上的。第五步,将制成的模具烘干烤透,刷上松烟和石墨等涂料,就成了成品模具。 熔化铁水的化铁炉也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步步改进的。同盛铁厂刚开业时,是采用半米直径、一米高的“猪嘴式”化铁炉化铁,由一节炉身和座勺组成,人力拉着木制风箱为化铁炉鼓风。到1917年以后,化铁炉变成一米直径、一人多高,炉身上粗下细呈“木桶状”,改用6至8人拉的大型木制风箱鼓风。到1930年,华丰机器厂试制出15马力单缸柴油机后,同盛铁厂用上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铁制鼓风机鼓风,提高了铁水融化能力。二十年代中期,晋鲁铁厂和德盛泰铁厂也用上了铁制鼓风机,采用一个名叫“搭架子”的传动装置作为鼓风机的动力。“搭架子”由伞齿轮、皮带轮、支撑框架等部件组成,是用毛驴拉着像推磨一样转动的。这套鼓风机动力装置被各铁厂普遍采用,并一直沿用到建国前后。建国后不久,华丰机器厂恢复了柴油机生产,所有铁厂的鼓风机都用上柴油机了。化铁炉的炉身也由“木桶状”的一节,改造成“直桶式”的两节,高度超过了3米。1951年南关一带通了动力电,各铁厂的鼓风机都用上了电机,起初用几千瓦电机,到公私合营后,化铁炉又加粗加高,就用上了13千瓦以上的大电机。随着动力机械和交流电的普遍使用,化铁炉的效率明显提高,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艰苦恶劣劳动环境锤炼着代代铸锅人 铸锅行业的生产环境又脏、又累、又热、又险,非常艰苦。说脏,主要是因为生产铁锅用的原材料,多数是黑色的,如松烟、石墨、焦炭等,且都是粉末状,工人干起活来一会儿就变成黑人了。有人形容铸锅工人:“远看像个掏炭的,近看像个要饭的,脸黑的像包公,一身打扮像济公”。说热,是因为铸锅这活只有见到铁水才算正式干活,铁水温度1200度,出模的红锅也有800度,一个个像火红的太阳烤着人们,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为了防止烫伤,工人干活必须从头到脚包装得严严实实。有顺口溜道:“锅店鬼子真奇怪,夏天绑腿把帽戴,冬天穿着夏天的衣,热得像关公大红腮”。说累,是因为铁锅生产过程中所有活都是手工操作,比如,大炉上料,端勺浇铸,敞扣模具,刷模,铆模,抢罩口,钩锅,运锅等,样样都是重体力活,再加上铸锅生产流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