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遗传的分子学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第七章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孟德尔和摩尔根建立起来的遗传学说,揭示了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证实了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受遗传因子或基因控制。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基因究竟是什么?又是怎样调控性状发育的?仍然是一个谜。 到了四十年代,随着微生物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新成就和新技术的发展,证了明染色体主要有蛋白质、DNA和少量的RNA组成,并从生化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探索基因的本质,使遗传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 第一节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有时是RNA)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在缺乏DNA某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一、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1. 遗传物质要具有连续性。生物的世代繁衍是由于遗传物质不断地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的结果。因此,要保持生物物种的世代延续,就要求遗传物质必须连续能够产生与自己完全一样的新分子,并传递给子代;即必须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 2. 遗传物质要具有稳定性。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是以种的形式存在,其种的特性是稳定遗传的。这就要求作为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也必须具有遗传的稳定性,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分子结构,从而保持其物种的特性。 3. 遗传物质要具备多样性。目前地球有100万种动物,30万种植物,几十万种微生物。每种生物又具有多种多样的性状,各种性状具有其特异的遗传基础。因此,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多样性结构和功能,才能储存各种各样的遗传信息,保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4. 遗传物质要具备可变性。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而生物进化的基础是变异性;也就是说有了变异,才有生物进化的可能。所以,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潜在的可变性,才符合生物进化和发展的要求。 二、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主要是: (一)DNA含量的稳定性 DNA通常只存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不论年纪大小,不论身体那一部分组织,同一物种,在正常情况下,染色体数是稳定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从而DNA的含量也总是基本相同,这就为物种的稳定性遗传打下物质基础。当个体成熟后,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性细胞(精子或卵子)染色体减少一半,而DNA含量恰好也减少一半(表7-1),再经过精卵结合,使染色体数及其相应的DNA含量恢复原来水平,体现了物种世代间的遗传连续性。 (二)DNA质量的恒定性 在同一物种的各种细胞中,DNA在质量上也是恒定的。与此相反,蛋白质在量上和质上都表现不恒定,例如在某些鱼类中,它们的染色体蛋白质一般都是组蛋白,且含有少量RNA,而在成熟的精子中,组蛋白不见了,全都是精蛋白,RNA的含量也测不出来,可见蛋白质在质量上是不恒定的。利用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发现细胞内许多分子与DNA分子不同,它们一面迅速合成,一面又分解,而放射性元素一旦被DNA分子所摄取,则在细胞保持健全生长的情况下,它不会离开DNA。 表7—1. 几种物种不同细胞中DNA的含量(单位:10-6微克/核) 生物种类 肾细胞 肝细胞 红细胞 精子 人 5.6 5.6 - 2.5 牛 6.4 6.4 - 3.3 鸡 2.4 2.5 2.5 1.3 鲤鱼 - 3.0 3.0 1.6 (三)DNA分子变异与基因突变的一致性 能引起DNA分子结构变化的理化因素都可引起突变的产生,如用紫外线以不同的波长诱发各种生物突变时,其最有效的波长在2600埃左右,这段波长恰好是DNA的吸收峰,而不是蛋白质吸收峰。 (四)DNA的半保留复制性 DNA半保留自我复制可以把亲代的遗传物质精确地遗传给后代,为亲子间的相似性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依据 (一)细菌的转化(transformation) 图7—1. 动物体内的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光滑型(S),菌落光滑,菌体外有一层多糖荚膜,有毒性,能使小鼠染病致死,根据其抗原特异性又分为SⅠ、SⅡ、SⅢ等不同类型。另一种是粗糙型(R),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不能使小鼠致病,根据抗原特异性又分为RI和RⅡ型。1928年,格里菲斯(Griffith)以肺炎双球菌RⅡ和SⅢ为试验材料发现,将高温杀死的SⅢ菌液和RⅡ菌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都不能使小鼠致病,但将高温杀死的SⅢ和RⅡ菌液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染病致死,并在体内分离出活的SⅢ菌株(图7—1)。说明高温杀死的SⅢ菌株含有一种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