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十二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一节 教学大纲要求
⑴掌握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发生机制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及及贫血的原因。
⑵熟悉 凝血因子的异常、抗凝因子的异常、纤溶系统及其功能、血管的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原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⑶了解 机体的凝血功能、机体的抗凝功能、纤溶系统及其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与纤溶过程中的作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教材内容精要
一、基本概念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aguiation, DIC)DIC是一种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大量生成,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时引起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并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概念中的关键词为“凝血酶大量生成”、“凝血功能失常”和“病理过程”。除了指明DIC是一种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外,还应该对DIC的凝血功能失常过程进一步描述。因为机体凝血与抗凝血(包括纤溶)机制平衡失调均可导致凝血功能失常,但并非所有凝血功能失常均属于DIC。在DIC凝血功能失常的过程,凝血酶大量生成是关键环节,从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转为低凝状态(出血)是其变化规律。DIC是一种病理过程,不是独立性疾病,它可由许多种疾病引起,也可以说它可以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应注意区别下列三种情况:①DIC:血液先发生高凝状态,而后转变为低凝状态;②血栓形成素质:凝血机制增强和/或抗凝血机制减弱;③出血素质:凝血机制减弱和/或抗凝血机制增强。
这个概念属本章一级概念,统帅整章内容。因此,病因、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防治等均是围绕“凝血功能失常”等进行讨论。
(二)、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thromboplastin,CD142)
组织因子(即凝血因子Ⅲ,或称组织凝血活酶)是由26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膜糖蛋白。它由损伤的组织、细胞释放(或暴露)出来,并与凝血因子Ⅶ/ⅦB结合,在磷脂和Ca2+存在条件下, ⅦB—TF复合物激活 凝血因子Ⅹ和Ⅸ,从而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或称组织因子途径)的凝血反应。TF 作为Ⅶ/ⅦB因子的受体,与细胞信号转导、血管再生及胚胎发育等功能也可能有关。正常组织(特别是脑、肺、胎盘、蜕膜等)和恶性肿瘤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组织因子。这个概念从组织因子的化学成分、在凝血反应中作用和其他生物学作用三方面进行概括。
(三)、凝血因子Ⅻ
凝血因子Ⅻ(又称接触因子或Hageman因子)在血液中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它可通过与表面带负电荷的物质(如胶原、内毒素等)接触而被激活,也可通过激肽释放酶、纤溶酶、胰蛋白酶的作用而被激活。活化的凝血因子Ⅻa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反应。
(四)、蛋白C(protein C)
蛋白C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属蛋白酶类凝血抑制物。它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凝血酶可将其激活。激活的蛋白C具有水解(灭活)凝血因子VA、ⅧA的功能,起抗凝作用。
(五)、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
AT—Ⅲ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可与属于丝氨酸蛋白的ⅡA、Ⅶ、ⅨA、ⅩA、ⅫA等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从而“封闭”了这些因子的活性中心并使之失活,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AT—Ⅲ的活性可被肝素显著增强。
(六)、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
TM是内皮细胞膜上凝血酶受体之一。它与凝血酶结合后,一方面降低凝血酶的凝血活性;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激活的蛋白C的作用。因此,TM是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的重要的血管内抗凝成分。
(七)、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PA )
APA是一种可以直接诱发血液高凝状态的自身抗体。APA可能作用于凝血过程的几个环节:如可损伤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使带负电荷的磷脂暴露出胞膜表面,从而促使凝血酶原激活物等形成,导致凝血;通过抑制蛋白C的活化或抑制激活的蛋白C的活性以及使蛋白S减少等作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诱发血栓形成。
(八)、3P试验 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a paracoagulation test)
3P试验主要是检查X片段的存在。其原理是:如果受检血浆中存在FDP/FgDP的X片段和纤维蛋白单体所形成的可溶性复合物,则将鱼精蛋白加入受检血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ppt
- 第五章.ppt.ppt
- 第五章关税措施.ppt
- 第五章感觉.doc
-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ppt
- 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doc
- 第五章消费税.ppt
-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doc
- 第五章波动学基础.ppt
- 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ppt.ppt
- 2025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博士和副高职称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招聘60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华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招聘26人备考题.docx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2026届校园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浙江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所属金华市文化馆招聘2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韶关市始兴县面向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安徽宿州市埇桥区事业单位面向驻埇部队随军家属招聘工作人员3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南平市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专业人员招聘5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上海科学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13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