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秉国:退休第一天就把安眠药扔了.doc
戴秉国:退休第一天就把安眠药扔了
三年来,戴秉国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对此,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退休了,就应该尽可能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外,直至最终被完全遗忘。应该被记住的,是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是像屠呦呦、袁隆平等这些为人类造福的人,还有那些长眠在祖国大地和国境之外的烈士”。
“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7月5日,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里说的这句话,让各大网站刷了屏。
作为我国知名的外交家,戴秉国曾促成“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建立,与梅德韦杰夫、金正日等外国领导人都有接触,外界评论他是中国的基辛格。但是,这个外交强人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了安眠药,说“以后每天可以睡足觉了”。
官方简历显示,戴秉国,土家族,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四川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退休后,他成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
简历之外,戴秉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力促建立“中美战略对话”机制
今年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办,中国南海研究院和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协办的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在华盛顿举行。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会上做开幕主旨演讲时表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绝不是加害者、肇事者,而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他在演讲中说,“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他也一直在构建国与国和谐相处之道上探索。
人民出版社的《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一书于今年3月在全国发行。
据该书记载,2005年至2008年间,戴秉国曾多次主持中美战略对话,后与王岐山共同主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戴秉国认为,这个对话机制,为中美双方增进战略互信,促进关系发展,特别是在探索构建国与国和谐相处之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之后,戴秉国三次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访问美国。他在其中一次会议上提到,“如果中美两国也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有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出中美两个大国合作共赢的一条新路。”
戴秉国在书中回忆道,“(2004年11月)29日晚上,我把基辛格博士请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想听一听他对中美建立战略对话机制的想法。基辛格说,他很早就提出了美中两国开展战略对话的建议,这一对话十分重要。”
2004年12月2日,戴秉国在华盛顿与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共进晚餐,就中美关系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就两国建立战略对话机制进行了讨论。之前一天,戴秉国还见了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赖斯。
至此,在中美战略对话拉开序幕之前,戴秉国已与美国智库三位重量级人物进行了对话,为双方下一步开展战略对话进行了铺垫。
中美战略对话原定由两位常务副外长共同主持。据《戴秉国回忆录》一书记载,2008年,已经身为国务委员的戴秉国,仍继续担任中美战略对话的中方牵头人。2009年2月,奥巴马总统的新班子刚开张,在美方的建议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就此建立。由中美双方每年轮流举办。
总统专机上会见梅德韦杰夫
戴秉国在书中回忆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法理上成为苏联的继承国,中苏关系也被中俄关系所取代。
1992年12月17日,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是苏联解体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面对面会晤。访问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有关准备工作却历时近一年。
2008年,戴秉国出任国务委员后,开始接手主持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戴秉国在书中回忆了其与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总统专机上的一次会见。
书中说道,“那晚交通状况很不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的车没能跟上车队,只有我的汽车开到了总统专机的舷梯下,珀特鲁舍夫一个人站在瑟瑟寒风中等我。他把我领上飞机。刘大使没有赶到,所以我就只带了一名翻译上了飞机,俄方也只有帕特鲁舍夫陪同梅德韦杰夫总统见我。”
俄罗斯总统专机被誉为元首的“空中办公室”和“移动国家管理中心”,一向十分神秘。这是一架特制的伊尔-96大型飞机,外表涂装除了俄罗斯国旗和国徽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里面可是别有洞天,机舱的内饰是清一色的亮黄色胡桃木,既典雅又现代,舱内显得宽敞舒适,考究气派。
这次会见一共20多分钟。当时,梅德韦杰夫的专驾马上就要起飞,不可能谈得太深太久。“记得我还讲了一点俄语,梅德韦杰夫听得很高兴,向我竖起大拇指。这次总统专机的会见极其特别,在我的外交生涯中绝无仅有,相信在国际外交史上也不多见。”戴秉国在书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