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练测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朗读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迤西(yǐ) 蹲踞(jù) 酬和(hè) 譬喻(pì)
糯米(nuò) 柞木(zuò) 熹微(xī) 凤哕(huì)
淳朴(chún) 箍桶(gū)
(2)形似字区别
(3)多音字辨析
(4)解词
蹲踞:蹲或坐。
酬和:用诗词(歌曲)应答。
譬喻:比喻。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向例:一向的做法。
淳朴:诚实朴素。
哕:鸟鸣声。
面善:面熟。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它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它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悠闲、自由,不受拘束。
【重点句子分析】
(1)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三个场合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为,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自学写作。1934年,中篇小说《边城》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2)背景知识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是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2~3段),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第4段),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第5段),村寨传歌。
(2)中心意思
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3)写作特点
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
【课文写作特色】
1.场面描写细致传神。
2.运用映衬、烘托手法,创设动人情境。
3.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课本习题提示】
一、演唱方式:1.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2.山路漫歌,即兴的自由歌唱;3.村寨传歌盛况空前,是民歌的展览,是民歌的课堂。因为云南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所以作者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二、第一段人物描写较为细致,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目前。
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第一段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课文第四段中,“赶马女孩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专题。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作者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浸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四、略。
【同步达纲练习】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①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②这种鸟大白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在沙漠中心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共工怒触不周山课件3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共工怒触不周山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真正的英雄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大雁归来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端午的鸭蛋导学练测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端午的鸭蛋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吆喝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吆喝导学练测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吆喝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全效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吆喝课件 新人教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