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创新化学实验答辩.ppt
* 第四届创新化学实验答辩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 莅临指导! 有机发光新材料的分子设计、 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王 芸 芸 指导教师:龚孟濂 教 授 研究背景 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 三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讨论 有机发光小分子的结构确定 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光谱分析 总结 一、研究背景 1987:美国柯达公司Tang首次使用8-羟基喹啉铝 (Alq3)制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1988:日本Adachi多层结构OLED; 日本斋藤省吾多层结构发蓝光OLED,噁二唑 衍生物为电子传输材料; 1990: 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phs等用聚苯撑乙烯 (PPV)的预聚体制成了单层结构OLED 。 目前欧美各国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电致发光,而日本、南韩侧重于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中国国内高分子和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均受到重视。 要实现全色显示,必须基于红、绿、蓝三基色,目前对于红光、绿光的研究相对成熟,蓝光的研究相对落后,需要寻找更多的性能优良的蓝光发光材料。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按功能分: 电子传输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 发光材料 组装 Triple layer structure for OEL devices 一般是具有大的共轭平面的芳香族化合物,它们大都具有良好的接受电子的能力。 电子传输材料 1,3,4-噁二唑化合物 吡啶环 空穴传输材料 一般为芳香多胺类化合物,因为多级胺的N原子 具有很强的给电子能力,在电子的不间断给出过程中 表现出空穴的迁移特性。 TPD NPD 选题背景 单层器件 多层器件 三层器件 几种功能基团 集中在同一分 子中 简化器件结构 降低驱动电压 提高器件稳定性 创新之处 + 1,3,4-噁二唑 1,3,4-噁二唑 三苯胺 公认电子传输基团 公认空穴传输基团 “分子设计”思想 Solid PL Solution PL 文献报道 我们提出 产率相对较低 过硅胶柱 产率57.8% 醋酸重结晶 合成 路线 对于此类 Friedel–Crafts 反应,反应温度对反应有极大的影响。我们比较了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作为溶剂微弱回流下进行的反应,发现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能够达到最高产率78%,而相同条件下,三氯甲烷作为溶剂进行反应,产率只能达到50~55%。 8.08 (6H),8.01 (6H),7.26 (6H),2.45(9H) f 8.14 (6H),8.10 (6H),7.54 (6H),7.31 (3H), 7.25 (6H) e 8.06(2H),7.96 (4H),7.62 (2H),7.52 (2H),7.36(2H), 7.28(1H), 6.918(2H) d 8.20(2H),8.04(2H),7.75(2H),7.65(2H),7.48(2H), 7.34(2H),2.45(3H) c 8.46(2H),8.29(1H),8.09(4H),7.18(4H),3.84(6H) b 8.50(1H),8.37(2H),8.16(4H),7.68(6H) a 1H-NMR 有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的核磁共振数据 720,721[(M+1)+] / f 678,679[(M+1)+] / e 329[(M+1)+] C 77.23 (77.06), H 5.036 (4.594), N 8.523 (8.566) d 313[(M+1)+] C 80.80 (81.02), H 5.093 (4.822), N 8.937 (9.000) c 428[(M+1)+] C 64.42 (64.64), H 4.000 (3.980), N 16.34 (16.39) b 368[(M+1)+] C 68.88 (68.66), H 4.014 (3.54), N 19.06 (19.07) a MS 元素分析测定值(计算值) / % 有机小 分子 有机小分子的元素分析、质谱数据 377 (0.557) 377 (0.720) 317 (0.119) 319 (0.117) 316 (0.117) 315 (0.117) 271 (0.443) 271 (0.541) 279 (0.493) 281 (0.573) 280 (0.612) 278 (0.609) λmax/nm (Abs) f e d c 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