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系统先进党员先进事迹
农业系统先进党员先进事迹
今天,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情十分激动。感谢各级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关注和厚爱,使我这样一名农业科技队伍的普通一员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为此,请允许我代表全县近300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向各位领导和广大党员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农技推广岗位上奋斗了近30个春秋,亲身经历了我县农业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到传统的温饱农业再到现代的市场农业的伟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组织里,我不断地领悟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光荣和自豪,也领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神圣。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千言万语汇成三句话:学习——永无止境,探索——志在创新,奉献——义不容辞。
学习——永无止境
我一时一刻也不曾放松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这种学习,使我更加坚定入党时对组织上发出的誓言,也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得到净化和升华。当然除了政治理论的学习以外,更多的是向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竹山农业的发展凝集着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虽然现在他们已退休休息,有些甚至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科技财富,使我一生享用不尽。饶志农毕生扎根山区,沤心沥血为山区农业的发展苦苦追求的拼搏精神;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使我更加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更加热爱农技推广事业。旱地预留行是我县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找到的一条抗灾农业栽培技术,它的推广一举解决了长期困绕我县农业的瓶颈问题——玉米卡脖子旱,并使旱地农业走上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甚至小麦、玉米、豆杂一年三熟的高效抗灾农业之路。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学习,吸收老一辈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和研究了预留行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出了小麦、玉米、豆杂、蔬菜一年四熟的套种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使我县旱地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加丰富了老一辈的套种模式理论。其次是在实践中学习。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发展方式和经营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老一套农技推广方式已完全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必须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掌握新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此,我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一方面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更主要的是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几年来先后学习了茶叶栽培、中药材栽培、黄姜栽培、蔬菜栽培等专业知识。一九九四年春,刚刚担任农业局副局长才几天,就深入到洪坪黑池的长村坝、龙石坪、顺水坪等高山村组,调查了解地膜玉米生产情况,研究探讨高山地区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历时半个多月,走村串户,宣传和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当时长村坝到龙石坪还没有公路,我和同事们走在峭壁的悬崖上,心惊肉跳,浑身发软,同事们劝我放弃此行,但我几乎是爬着走到了龙石坪。看到高山人民在如此险恶的条件下艰苦地生活,我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20xx年冬,黄姜产业受市场价格的大幅降价而出现姜农严重受损的局面,各级领导及广大姜农都心急如焚。县委领导指示农业部门拿出黄姜苞谷套种、减少姜农损失、稳定农村形势的应急措施和技术方案,我和我的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深入黄姜主产区开展调查研究,与广大姜农共同研究制订姜苞套种的技术方案,并于20xx年春及时以县委、县政府的紧急通知发至各乡镇进行推广,从而使20xx年黄姜地套种玉米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套种玉米单产达到300斤,在黄姜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极大地缓解了姜农的市场风险。使我县的黄姜生产实现了平稳过渡。姜苞套种技术的提出,是在我县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应急措施,凝聚着县委领导、广大姜农和农业科技者的共同心血。第三是向农民群众学习。一九九四年,我们听说大庙乡全胜村一农民在自家责任田使用地膜覆盖水稻获得了丰收,我和同事们一道深入大庙乡进行实地调查,看到地膜水稻比周围的不盖地膜的水稻穗大粒多,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我们的心头一亮,这一发现也许从此改变我县的水稻生产现状。为解决我县冷浸烂泥田水稻低产、高山水稻青风不能成熟的生产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地膜水稻科技攻关小组,作为技术负责人,我亲自参入了多项试验研究课题,并积极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示范和推广。并认真总结其创造性成果,并上报到省市农业科技部门,引起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形成了水稻地膜覆盖湿润增温栽培技术。该项成果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国际国内农业专家的高度评价,德国水稻专家多次来竹山考察学习和研究。并以此获国家及省、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应该说地膜水稻
1 2 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