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
区农村创建工作调研
关于对我区农村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xxxx区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环境创建工作,建区之初,通过三年多的集中整治,消灭了暴露垃圾、露天粪坑、河道漂浮物等农村环境顽症,使全区农村环境焕然一新,之后又实施了河长制、路长制、生活污水接管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区河容河貌、路容路貌、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我区根据省委在《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苏南地区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目标要求,结合全区村庄环境实际,再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七个镇(街道)的重要窗口地带自然村墙面出新工作已经完成,累计出新283.229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413.725万元。村庄环境整治镇、村两级累计投入整治资金9043.744万元,共清理乱搭乱建4.6299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4293处,新增生活垃圾箱1414个,清运垃圾12.7万吨,道路新筑和修补3.0668万平方米,35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18.551万平方米,河道清淤5.92万立方米,建筑物出新153.9万平方米。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客观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乱堆、乱放、乱搭建仍然较普遍。尤其是房前屋后鸡棚、鸭棚、丝瓜棚等乱搭建,树枝、木头乱堆放作为历年农村整治过程中的老问题,虽有缓解,远没有根除。二是垃圾处理不及时。部分村庄长效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从而造成村(社区)的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是建筑垃圾乱倒乱堆得不到及时清理。三是村级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为方便村民买菜购物,村(社区)大都建有农贸市场,但由于村(社区)自主管理不到位,致使村级农贸市场在这次村庄整治中成为问题的集中点。四是公用设施管理存在缺位。由于部分村对长效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前几年农村创建中的村级景点、绿化养护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不到位,缺株、死株、花坛变“菜坛”、“草坛”现象较多,文体设施、公厕、化粪池、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破损得不到及时修缮。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程度不足。毕竟村庄整治是阶段性工作,而日常管理是天长日久长效性工作。在这次村庄整治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部分村(社区)领导对农村创建工作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建设、轻管理,重突击、轻长效。二是发动群众不够。由于宣传发动不够,部分群众对搞好环境卫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情,因此很少主动参与,甚至出现反感、阻碍、刁难的情况。尤其是我区外来人口日益增多,给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困难和复杂性。三是管理机制待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好坏还是依赖于行政推动力,领导重视了、关注了,卫生秩序就好一些;忽视了,一段时间不抓了,卫生就回潮。管理靠整治、卫生靠突击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真正建立。四是资金保障不足。目前大部分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经济来源少,筹资途径较窄,从而导致正常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市政维护等经费难以足额有效保证。如目前我区垃圾箱的承包价格偏低,据初步统计,一个行政村平均有垃圾箱60只左右,每年每只垃圾箱年承包费全区平均800多元,低的仅300多元。据了解,目前滨湖区、新区已经实现村(社区)垃圾机械化收集全覆盖,锡山区也在全面推行中,其一个垃圾桶的年承包费用达到1600元左右,大大超出我区的承包价格。五是人员待遇偏低。我区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部分村级收入较低的村(社区),如开发区古庄村、堰桥街道新街社区、玉祁街道玉东村、洛社镇绿化村、阳山镇普照村等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仅20xx元左右。由于我区村级保洁人员普遍存在人数少、年龄大、待遇低等问题,导致我区大部分村(社区)保洁是一天一清扫,少数二、三天一清扫,工作时间基本为2~4个小时,而遇到沿线有大量偷倒的生活垃圾或建筑垃圾时,村(社区)往往要等上级领导检查、重大活动、检查考核时才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突击清理。
要巩固和拓展村庄整治的成果,必须多管齐下,完善和发展长效管理的支撑体系。为此我们建议,在村庄整治工作中,应上下合力,做到“五个落实”:一是长效管理队伍的落实。每个村(社区)要配备2~3名城管工作站管理人员,按1个自然村1-2名保洁员的比例配足环卫保洁员,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绿化养护和河道保洁人员。在配足人员的同时,要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资待遇,从而逐步建立一支人员稳定、作业规范的长效管理队伍。二是经费的落实。要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资金保障是首要因素。环卫经费要作为一项刚性支出,每个村年初就要列入支出预算。区、镇应适当给予补贴和支持。三是监督考核机制的落实。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整治—回潮—再整治
1 2 下一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