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
《六一居士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3.德育目标: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做铁肩担道义的有用之人。
教学重点:
1.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复习、积累;
2.比较阅读《醉翁亭记》与《六一居士传》所展示的两个不同时期所追求的“乐”之不同。
教学难点: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欧阳修为何自号为六一居士?
2.作者更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沉醉于五物的乐趣有那些?
4.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这样一个烟雨迷蒙的春日,北宋王朝的一位老人向我们走来,他是北宋文坛领袖,他是开宋赋之先河的骄子,他的形象会随着我们对他的自传的学习而逐渐清晰,他就是欧阳修。
二、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三、 诵读
1. 学生自主诵读,找出把握不准的字,大家共同解决;
2. 学生齐读全文,熟悉教材
3. 找同学朗诵,部分同学齐读,师生共同诵读,最大限度了解教材
四、 翻译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句
1. 学生诵读课文,并参照课下注释翻译教材
2.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及句式,老师归纳总结
重点字词:
(1)是:这 (2)易:更改 (3)诮:讥笑 (4)疾:痛恨(本课)/快(衔枚疾走)/大(声非加疾也) (5)走:古今异义,跑。 (6)聊:姑且 (7)以:凭借 (8)志:记挂,表现 (9)如何:怎么样 (10)惊:是惊动 (11)极:动词,尽享 (12)累:拖累 (13)形:身体 (14)劳:是劳累 (15)尚:还 (16)虽然:古今异义,即使如此(17)赐骸骨:请求告老还乡,退休(18)庶几:或许(19)佚:安逸的(20)其:我的(赐其骸骨)/你的(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代词,指五物(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语气副词,表示婉商译为“还能”(吾其何择哉!)(21)区区:小小的素:向来,素来(22)去:古今异义,离开(23)食言:说话不算数(24)乃:却,反而
特殊句式示例:
(1)六一,何谓也?
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疾走乎日中者也
……也,表判断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应“为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
……也,表判断
3.传记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归纳。
(1)更号原因
(2)六一之乐
(3)三宜归去
五、小结课堂教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通过对《六一居士传》的诵读理解,我们了解到了六一居士名号的来历,我们还发现这传记主要是围绕那个字展开的?
“乐”字。(板书“乐”字)
2.来自于什么的快乐?
沉醉于五物之间的快乐。(板书“六一居士之”,放于“乐”之前)
3.那么,作者沉醉于五物的乐趣有那些呢?请结合传记第二部分概括。
概括:①安逸之乐②闲适之乐
③逃名之乐④归隐之乐
(边总结边形成板书)
二、分析教材,解决教学重难点
1.记得同学们学过他的名篇《醉翁亭记》,那一篇散文也是围绕“乐”字来写的,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写了那些快乐?(大屏幕显示《醉翁亭记》全文)
概括:山水之乐四时景异之乐
宴酣之乐禽鸟之乐
众人之乐与民同乐(太守之乐)
(边总结边形成板书)
2.比较: 六一居士 六十四岁 未遭贬
醉 翁 四十岁 贬滁州
两个人生阶段都围绕一个“乐”字来书写人生,为什么所追求的“乐”如此不同呢?(学生讨论作答)
明确: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时候,虽然被贬滁州,但心态仍是积极乐观的,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渴望有所作为,为百姓办事,为社稷出力,有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的心情。(板书:虽遭贬抑希图有为积极乐观)
写《六一居士传》时,虽不曾遭贬,但有些消沉,厌倦官场,渴望辞官归田,享受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