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烃类热裂解
第八章 烃类热裂解 内容简介 乙烯工业现状与前景——乙烯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国内乙烯需求量预测 乙烯下游消费结构 化学反应 反应规律、反应机理、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工艺参数和操作指标 原料性质及评价、裂解温度、烃分压、停留时间、裂解深度 工艺过程 管式裂解炉 (3)环化反应(C5以上) CH3(CH2)4CH3 + H2 各种烃在高温下不稳定 900-1000℃以上乙烯经过乙炔中间阶段而生碳; 500-900℃经过芳烃中间阶段而结焦。 单环或少环芳烃 典型的连串反应。 形成过程不同:烯烃经过炔烃中间阶段 而生碳;经过芳烃中间阶段而结焦 。 氢含量不同:碳几乎不含氢,焦含有微 量氢(0.1-0.3%)。 (一)族组成 (二)氢含量 (三)特性因数 (四)关联指数 (五)几种原料裂解结果比较 (一)族 组 成-PONA值 若原料P含量越高, (N+A)量愈小乙烯收率越大。 适用于各种原料,用元素分析法测得。 氢含量:烷烃环烷烃芳烃。含H↑,乙烯收率↑。 目前技术水平, 氢含量易控制在高于13%(质量). 因此低碳烷烃是首选的裂解原料,国外轻烃(C4以下和石脑油)占约90%,而目前国内重质油高达20%. 即美国矿务局关联指数(Bureau of Mines Correlation Index),简称BMCI。 主要用于柴油等重质馏分油。 BMCI值表示油品芳烃的含量。 芳烃的BMCI最大(苯为99.8);正构烷烃BMCI最小。中东轻柴油的BMCI典型值为25左右,中国大庆轻柴油约为20。 故:原料中 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①表观停留时间: VR,S,L——反应器容积,裂解管截面积,管长。 V-单位时间通过裂解炉的气体体积(流量),m3/s。 进出口体积流率的算术平均值 反映了所有物料(包括稀释蒸气)在裂解炉中 的停留时间。 动力学分析 压力不能改变反应速度常数,但降低压力能降低反应物浓度。 工业上 加入稀释剂 ,P烃 ↓,常压操作, 从而乙烯量↑。 由图知,KSF值可分为三个区: KSF=0~1为浅度裂解区,乙烯量↑,丙烯量↑。 KSF=1~2.3为中度裂解区,乙烯量↑渐慢,丙烯达峰值。 KSF>2.3为深度裂解区,一次反应结束,丙烯量↓,丁烯量↓,乙烯量达峰值。 超选择性裂解炉(USC) 单排双面辐射多组变径炉管 出口与在线USX直接相连接 毫秒炉(USRT) 直径较小的单程直管 混合管裂解炉(LSCC) 单双排混合型变径炉管 C + O2 CO2 + Q 2C + O2 2CO + Q C + H2O CO + H2+ Q 出口干气中CO+CO2含量低于 0.2%~0.5% 清焦结束 1. 酸性气体脱除 2. 脱水 3. 脱炔 (1)酸性气体的组成 (2)来源和危害 (3)脱除方法:碱洗法 (4)乙醇胺法 (5)两种方法比较 气体裂解原料带入的气体硫化物和CO2 液体裂解原料中的硫化物高温反应生成 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CO2 裂解炉中氧进入,氧与烃类反应生成CO2 裂解气 分离装置 原理: 特点:K大,不可逆反应,酸性气体含量能达标; NaOH不可再生;碱耗量较高。 工艺流程 MEA DEA为吸收剂 化学、物理吸收结合 (1)来源:①稀释蒸汽 ②脱酸性气体过程中水洗残留 (2)危害:低温下,水冻结成冰;与轻质烃形成白色 结晶水合物,如CH4·6H20、C2H6·7H20、 C3H8·7H20等。这些固体附着在管壁上,既 增加动能消耗,又堵塞管道。 (3)脱水要求 600~700×10-6 →1×10-6以下 (1)来源、危害和处理方法 (2)催化加氢脱炔 (3)溶剂吸收法脱炔 来源:烃类裂解时生成的少量炔烃 危害:影响催化剂寿命;影响烯烃聚合物的生产,产 生不希望的副产品;浓度富集后易形成爆炸性 气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文分级阅读测评系统.pdf VIP
- 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决策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docx VIP
- 六朝古都齐聚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doc VIP
- 深圳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疑难解析.doc VIP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