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艺计算书1设计总说明31.1工程项目概况31.2进水水质及处理目标31.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1.4污泥处理工艺流程31.5污染物预期去除率42建设规模43粗格栅计算54集水井计算64.1集水井提升泵选型64.2集水井有效容积64.3集水井尺寸设计65细格栅计算66沉砂池计算87初沉池计算98A2/O池计算119二沉池计算1710消毒接触池计算1911污泥池计算1912脱水间计算20设计总说明工程项目概况处理规模:10万吨/日。处理对象:本项目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进水水质及处理目标本工程污水进水水质指标如下:项目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TN(mg/L)TP(mg/L)PH进水水质≤300≤180≤200≤35≤45≤56-9本项目处理后的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各主要指标如下:项目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TN(mg/L)TP(mg/L)PH粪大肠菌群数(个/L)一级A排放标准≤50≤10≤10≤5(8)≤15≤0.56~9≤103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粗格栅→集水井→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A2/O池→二沉池→消毒池排放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污泥→污泥浓缩池→污泥压滤机脱水→干泥外运处置污染物预期去除率构筑物名称项目COD(mg/L)BOD(mg/L)SS(mg/L)氨氮(mg/L)TP(mg/L)TN(mg/L)格栅+沉砂池进水30018020035545出水28517019035535去除率%5.0%5.6%5.0%0.0%0.0%0.0%初沉池进水28517019035545出533.34.842.8去除率%20 %20 %55 %5.0%5.0%5.0%A2O池+二沉池进533.34.842.8出水308850.58去除率%86.8%94.1%90.6%85.0%89.6%81.3%接触消毒池进水308850.58出水308850.58去除率%0%0%0%0.0%0%0%总去除率(%)90.0%95.6%96.0%85.7%90.0%82.2%建设规模本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10万m3/d。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流量总变化系数表,采用内插法得本项目流量总变化系数Kz,本工程设计污水流量为:平均流量Q:Q=100000t/d≈100000m3/d=4167 m3/h=1.157m3/s设计流量Qmax:Qmax=130000t/d≈130000m3/d=5417m3/h=1.505m3/s粗格栅计算为保证后续污水提升泵房的安全运行,隔除较大的漂浮物质及垃圾,在集水井前端设有粗格栅。格栅设两组,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一格停用,一格工作校核。取栅条宽度s=10.0mm 栅条间隙宽度b=20.0mm 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1.0m/s α=60°格栅栅槽宽度B取B=2.9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设进水渠宽B1=2.0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20°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份长度(l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格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 故k=3, 则:栅后槽总高度(h总):设栅前渠道超高h1=0.3m栅槽总长度(L):每日栅渣量W:设每日栅渣量为0.07m3/1000m3采用机械清渣。集水井计算集水井提升泵选型设计水量Qmax为13万m3/d,选择用4台潜污泵(3用1备)根据进水选择扬程选用Q=1800m3/h,扬程6m泵4台(3用1备)集水井有效容积根据设计规范,集水井的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污水泵5min的出水量,取集水井容积为一台污水泵10min出水量,则集水井有效容积集水井尺寸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集水井平面形状为圆形,单池。取有效水深H=3m。水池平面面积为:则池径D=12m;进水管管内底标高为-2.500m,有效水深为3m,,则集水井底标高取-6.0m,设计集水井高出地面为0.2m,池总高H总=6.2m细格栅计算为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隔除较小的悬、漂浮物,在沉砂池前端设置细格栅。格栅设两组,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一格停用,一格工作校核。取栅条宽度s=10.0mm 栅条间隙宽度b=10.0mm 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1.0m/s α=60°格栅栅槽宽度B取B=3.7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设进水渠宽B1=2.5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20°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份长度(l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格栅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