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医疗2终稿.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非生理非心理 人是灵性的存在 私密的经验,难用世俗语言描述 讲不出来,但有强烈的感觉 个人在各种相处关系中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天、人、物、我的和谐状态 无我。与神合一 与大自然合一 “把还没有做对的事弄好的急迫感” “需要从此生痛苦、死亡中找到意义、目的、及成就” “需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与意念” “需要有对自己、他人及高于自己的主宰或神的信心及信仰” 一、生命回顾 * 系统性的协助患者以一种崭新的观点去回顾其生命中以往的种种伤痛或快乐的过程 刻意地协助他找出其中意义来,使患者能体会到他并未白活一遭 二、转换生命价值观 形成新的生命价值观 有可能在短暂而有限的时间内活出以往的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让自己的生命重新燃起希望,充满生机 三、处理未了事物 ,完成最后的心愿 希望减除痛苦 希望回家 希望有创造力、美感、智能及娱乐 希望过一天算一天 希望被看待成有感觉、有思想、有价值、有尊严的人 对亲人的希望 对死亡情景的希望 对身后事的安排的希望 希望不急救 宗教的希望 器官或遗体捐赠等利他的希望 四、陪伴与分担,共同面对 “在”比“做”重要 即全神贯注的“陪”与“听” 但不一定提供任何答案 让患者知道有人愿意与他为伴,为他分担 五、重新构建人际关系 四道人生 勇敢的说出“谢谢你”“对不起”“我原谅你”“没关系” “再见” 六、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力量 绝对尊重患者宗教信仰,尽可能维持原有的宗教礼仪,如祷告等日常宗教活动 鼓励宗教团体、牧灵人员 的探访和支持 令患者体验到上苍的存在和力量,自己没有被惩罚和抛弃 * * 舒缓医学的模式? 开始时间、场所、服务对象、组织安排 医疗服务模式(时程上) 早期启动缓和医学服务 —移动缓和治疗服务能够提高临床和照护的质量 —患者的生存期更长 —患者生存质量更好 —家庭满意度高 晚期和严重疾病者 —与专科医疗结合 终末期患者——临终关怀模式 医疗服务模式(场所上) 医院 急诊 护理院 门诊 住院 非住院 居家 住院缓和医疗服务 非住院缓和医疗服务 1.缓和医学会诊服务 2.缓和治疗单元(病房) 3.整合缓和医学照护模式 1.门诊缓和医学项目 2.居家服务 缓和治疗病房 适合入住缓和治疗病房的患者 —症状难以有效控制 —在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疗需求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需要更高水平的支持和痛苦的家庭 —需要从重症监护单元中转出的、濒死的患者 高质量的缓和治疗病房,可通过采取与患者和家属的意愿相一致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住院花费 整合缓和医学照护模式 拓宽缓和治疗在不同医疗条件下的应用 —与重症医学的整合 —与外壳和创伤重症监护单元的整合 —与急诊整合 缓和治疗会诊 对急诊员工教育 症状控制 生前预嘱 心理社会支持 何时、如何更有效的邀请缓和专业人员会诊 非住院缓和医疗服务 门诊缓和医学项目 —为出院患者提供连续性干预 —为非住院患者提供服务 —服务内容 疼痛和症状管理 心理社会支持 与居家照护相协调 提供上门的照护附服务 医疗服务模式(组织上) 医疗机构、医生、护士 专业医学团队 社区医疗机构 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 原则:看实际条件、患者需求 如何安排组织 个体化 灵活 那个模式好? * * 舒缓医学 给患者生命最后的安详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陈万青等于2016年1月25日在CA Cancer J Clin杂志上发表了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据报告,中国2015年估计有4292,000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000例癌症死亡。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和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80%以上的肿瘤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且95%的临终患者未能得到疼痛的缓解和痛苦症状的控制以及生理、心理与心灵关怀。 创办了全世界第一家对癌症晚期患者有特殊服务方案的圣克里斯福宁养中心运用现代医学,以团队合作方式照顾癌症晚期患者,陪他们走完生命最后的日子,并辅导家属度过哀恸时期。 综合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纾缓护理状况,我们可以总结出欧美国家纾缓护理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是独立的占1/3左右,2)还有1/3为依附在医院的纾缓住院病区,3)4)5)还有1/3为社区居家探访和日间宁养和门诊服务,6)欧美国家的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顾问医疗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的,7)而且均开展哀伤辅导服务 欧美国家舒缓护理的服务内容非常广泛 在中国,香港是最早推行纾缓护理的地区, 缓和医疗 周亚瑾 据报告,中国2015年估计有4292,000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000例癌症死亡。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和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癌症流行病学 Chen W,et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