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鸟的天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2、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课前准备: 建议有条件的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词,读准字音。 波浪(bō pō)    缝隙(xī xì)    一簇簇(cù shù) 乐曲(yuè lè)   兴奋(xīng xìng)   应接不暇(yīng yìng) 灿烂    陆续    展示    留恋    不可计数 “不禁”的“禁”读jīn;“兴奋”的“兴”应读xīng。 2、认清字形。 “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小”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理解词语: “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ɡàn。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4、自由读课文,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1)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2)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4、分小组合作读课文并提出读书要求: (1)边读边想象美景;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在我国古代的许多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地方最美妙神奇,最能给人带来快乐,它就是天堂。那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儿的,大家能想象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的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 2、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学习5—13段) (一)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 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1)“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A、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B、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C、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