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a色谱理论与气相色谱法幻灯片
*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速率方程同样表示为:H = A + B/u + C·u H:理论塔板高度, u:流动相的线速度(cm/s) 其中A─涡流扩散项(在HPLC中涡流扩散相用He表示),(1)A = 2λd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 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2)B/u —分子扩散项 B = 2 νDg 液相色谱法中称为纵向扩散项,表示为Hd,因液体的扩散系数仅为气体的万分之一,则速率方程中的分子扩散项B/U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分子扩散相在气相色谱法中却是很重要的,这一项不可忽略。 (3)C ·u —传质阻力项 传质阻力包括气相传质阻力Cg和液相传质阻力CL即:C =(Cg + CL) , 在液相色谱法中分为固定相传质阻力项和流动相传质阻力项。 GC中这三项与柱效存在一定的关系: 载气流速高时: 传质阻力项是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 载气流速低时: 分子扩散项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 。 * 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它亲和作用的性质 * * * B、固定液 固定液:高沸点难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 对固定液的要求: (i)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对易挥发组分有足够的溶解能力; (ii)选择性好:对各组分分离能力强,即K/k差别大; (iii)挥发性小,避免流失 (iv)热稳定性好,不分解 (v)化学稳定性好,不与被分离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 固定液分类方法 如按化学结构、极性、应用等的分类方法。在各种色谱手册中,一般将固定液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分为:脂肪烃、芳烃、醇、酯、聚酯、胺、聚硅氧烷等。 介绍一下按相对极性分类 首先规定:非极性物质角鲨烷(异三十烷)的相对极性为零, 强极性物质β,β’—氧二丙睛的相对极性为100。其它固定液的极性可用下列方法计算。 * 选择一对物质作为分离组分:如丁二烯和正丁烷 (1)分别在氧二丙睛和角鲨烷柱上测定相应的相对保留值,并取其对数 (2)然后在待测定极性的固定液柱上测定相应的保留值,并取其对数 (3)根据以下方法计算待测固定液的相对极性 * 氧二丙睛 角鲨烷 待测柱 q1=lg[(tR’(丁二烯)/tR’(正丁烷)] q2=lg[(tR’(丁二烯)/tR’(正丁烷)] qx=lg[(tR’(丁二烯)/tR’(正丁烷)] 待测柱的相对极性Px Px=100-100(q1-qx)/(q1-q2) Px=0~100 * 固定液的选择基本原则 “相似相溶”,选择与试样性质相近的固定相 非 中 弱 强 * 具体考虑如下: (1)对非极性组分:一般选择非极性固定液,出峰顺序:按沸点由低到高 (2)中等极性组分:选中等极性固定液,出峰顺序:沸点差别大,按沸点出峰;沸点差别小,按极性大小出峰 (3)强极性:选择强极性固定液,出峰顺序按极性大小出峰 (4)混合物:极性,出峰顺序:先非后极 如:苯和环己烷,沸点相近,但苯含π键,易与极性组分作用,故选择极性固定液分离效果好 * 三、定性定量方法 1、定性分析-保留值 (1)用已知物对照进行定性 (i)单柱比较法 待定性物质 已知物质 * (ii)双柱比较法:两支极性完全不同的柱子 待定性物质 已知物质 待定性物质 已知物质 * (iii)峰高增量法: 待定性物质 待定性物质+已知物质 * (2)用经验规律定性:没有纯物质的情况下 碳数规律,沸点规律,文献保留值 (i)碳数规律:大量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保留值的对数值与其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成线性 lgtR’=A1n+C1 A1、C1为常数,n为碳数(n=3) 根据同系物中已知几个组分的保留值可推出同系物中其它组分的保留值。 * (ii)沸点规律:在一定色谱条件下,同族具有相同C数的异构体,其保留值的对数值与其沸点成线性。 lgtR’=A2Tb+C2 A2、C2为常数,Tb为组分的沸点(K) * (3)根据文献保留值定性:没有纯物质的情况下 (i)相对保留值定性法:用组分i与基准物质S的相对保留值γi.s作为定性指标对未知组分i进行定性的方法。 γi.s只与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有关,固定相性质和柱温确定, γi.s 为定值。 在色谱手册中都列有各种物质在不同固定液上的保留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定性鉴定。 * (ii)保留指数法:又称Kovats指数 规定:正构烷烃的保留值指数为其C数乘以100。 如C-C-C-C-C-C,己烷,保留指数I为600 C-C-C-C-C-C-C,庚烷,保留指数I为700 被测物质的保留指数可采用两个相邻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进行标定。 * 测定时,将C数为n和n+1的正烷烃加到样品x中,进行色谱分析若测得保留时间分别为tR’(n)、tR’(n+1)、tR’(x),且t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