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膜电位的改变称为去极化。.pptVIP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膜电位的改变称为去极化。

單胺-1(monoamine) 包括: 多巴胺(dopamine)、正腎上腺素(non-epinephrine)和腎上腺素(epinephrine) 血清素(serotonin) 多數單胺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是 G 蛋白耦合性受體。 單胺-2 受 G 蛋白活化的效應蛋白是一種酵素,即腺苷酸環化酶(c-AMP)。 這種酵素催化 ATP 轉換成環單磷酸腺苷,是第二級訊息傳遞分子。 在突觸後細胞,cAMP 的增加間接地開啟離子通道,進而刺激細胞。 活化原先在細胞質內是不活的一種特定酵素,這種酵素稱為蛋白激酶。 圖 4.30 正腎上腺素作用需要 G 蛋白。正腎上腺素與受體蛋白結合導致 G 蛋白的解離。α-G 蛋白次單元與酵素腺苷酸環 化酶結合會活化此酵素,造成 cAMP 產生。cAMP 再活化蛋白激酶,此蛋白激酶可以開啟離子通道,並產生其他效應。 圖 4.31 單胺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回收和去活化。大多數的單胺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被釋放到突觸裂縫後,會被運回突觸前軸突,然後被單胺氧化酶分解以及去活化。 圖 4.17 動作電位在無髓鞘神經軸突的傳導。每個動作電位把正電荷「注射」到鄰近區域。已經產生動作電位的區 域是不反應期。下一個未被刺激的區域會部分去極化,結果受電壓調控的Na+通道開啟,然後過程重複。因此,在連續軸突區段會再生(或稱為傳遞)動作電位。 跳躍式傳導 有髓鞘神經軸突只能在蘭氏結產生動作電位。 動作電位就像從一段蘭氏結跳躍到另一個蘭氏結,因此稱為跳躍式傳導。 每段蘭氏結必須被前一段產生的動作電位去極化而達到臨界值。 圖 4.18 神經脈衝在有髓鞘神經軸突的傳導。因為髓鞘防止 Na+ 電流流入,所以動作電位僅能在稱為蘭氏結的髓鞘間隙 產生。這種從一段蘭氏結跳躍到另一個蘭氏結的動作電位跳躍方式,稱為跳躍式傳導。 4.3 神經元在突觸調控其他細胞 軸突末端在突觸釋放一種化學神經傳導物質。這種神經傳導物質改變突觸後細胞膜對特殊離子的滲透性,造成突觸後細胞變得去極化或過 極化。之後去極化可以刺激動作電位的產生,而過極化會抑制突觸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 突觸 軸突末端會與另一個細胞(即突觸後細胞)建立功能性連結稱突觸。 神經元之間,與肌肉細胞或與腺體細胞之間溝通接合處。 軸突末端在突觸釋放一種化學神經傳導物質,並與相鄰細胞上的受體蛋白結合。 刺激接受細胞生理的變化(通常是膜電位的改變)。 突觸結構 前突觸神經元 軸突末端 有內含神經傳導物質的突觸囊泡 突觸裂縫 細胞間窄小的空間 後突觸細胞 含有可與神經傳導物質結合的受體蛋白 突觸囊泡 圖 4.19 突觸前神經元和突觸後神經元。當一個神經元和另一個神經元形成突觸,第一個神經元是突觸前神經元,第二 個是突觸後神經元。 化學突觸功能 當動作電位將軸突末端的細胞膜去極化時,受電壓調控的 Ca2+ 通道開啟,這允許 Ca2+順著濃度梯度擴散到細胞質內, 刺激化學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 化學神經傳導物質分子儲存在突觸囊泡, Ca2+的進入刺激這些囊泡的胞吐作用,所以神經傳導物質可以釋放到突觸裂縫。 圖 4.20 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動作電位可以讓 Ca2+ 通道開啟,刺激突觸囊泡與軸突末端的細胞膜融合。這會導致胞吐作用,釋放神經傳導物質。 神經傳導物質產生去極化 或過極化-1 當軸突末端釋放一個特殊神經傳導物質,會經過突觸裂縫擴散到突觸後細胞膜。在那裡,其與突觸後細胞膜上特定受體蛋白結合。 由於神經傳導物質與 受體蛋白結合會開啟特定離子通道,因此這些離子通道是受化學性調控通道或受配體調控通道。這會導致突觸後膜的去極化或過極化 突觸電位的種類 興奮性突觸後電位(excitatory) 由神經傳導物質產生的去極化。 抑制性突觸後電位(inhibitory) 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產生突觸後膜的過極化。 圖 4.21 神經元的突觸電位和動作電位。特定的樹突和細 胞本體接收刺激,會產生突觸電位(EPSP 和 IPSP)。動作 電位(神經脈衝)首先在軸丘產生,然後沿著軸突傳遞。 圖 4.22 突觸傳遞的事件順序。突觸後神經元的不同區域是特定的,樹突和細胞本體有受配體(或化學性)調控的通 道,而軸突上有受電壓調控的通道。 突觸電位的特性-1 因為突觸電位不會再生,所以幅度會隨著運送 距離減少。 突觸電位的減少方式如同受化學性 調控的通道開啟而產生的方式,而非受電壓調控通道。它們只在突觸後膜產生,也就是神經 傳導物質與膜受體蛋白結合的地方。 突觸電位是分級的,不是全有或全無的。 (較少的突觸囊泡由胞吐作用)釋放較少量神經傳 導物質會產生較小的去極化,反之,釋放較多量神經傳導物質導致較大的去極化。 突觸電位的特性-2 突觸電位沒有不反應期,可以加總。 因為EPSP 沒有不反應期,可以「累積」產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