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成语创新题解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中考成语创新题解析.doc

2015年中考成语创新题解析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它结构固定,形式简洁,内容丰富,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丰富的意义,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因此,成语一直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综览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成语题除了常见的注音、书写、辨形、释义以及识别误用等传统题型外,还出现了许多形式新颖、内容独特的新题型。这些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功底,更激发了学生对母语和汉字的热爱。   一、根据课文选成语   湖南长沙卷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 ②舍生取义   ③愚公移山 ④择善而从   ⑤任重道远 ⑥诲人不倦   ⑦一鼓作气 ⑧见贤思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已学课文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掌握文言课文的字词句外,还要留心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很明显“愚公移山”出自课文《愚公移山》,“一鼓作气”出自课文《曹刿论战》,所以选这两项。   【参考答案】③ ⑦   二、根据谜面猜成语   四川资阳卷 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语写在横线上。   序号: 成语:   序号: 成语:   【解析】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谜语题是不多见的。这道据图(谜面)猜成语题,不仅考查了考生观察图片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猜想的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积累成语的情况。解答本题时,只要看懂图片(谜面),就很容易猜出成语(谜底)。   【参考答案】①口是心非 ②德高望重 ③三言两语 ④里应外合   三、根据成语对对联   湖北宜昌卷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出句和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字数相等、意境相似(或相反)的特点,首先把上联“山清水秀”拆成“山―清―水―秀”四部分,然后分别对之。“山”是名词,即可对出“花”等,“清”是形容词,即可对出“好”等,以此类推,“水”可对“月”,“秀”可对“圆”。对“粗茶淡饭”下联也如同此法。总之,对出的下联除了符合对联的特点外,还一定要是成语。   【参考答案】①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 ②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   四、根据画作用成语   山东东营卷 观察黄君璧先生下面的画作《飞瀑雷鸣》,请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观察、理解、概括及表达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所展现的内容(即画面由哪几部分构成);其次就是结合图片标题《飞瀑雷鸣》领会图片内容的特征及意境;最后将画面内容和特征分层次、有条理地写出来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表述时一定要用上成语。   【参考答案】示例: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而旁侧的瀑布半掩半露,与主体瀑布相得益彰,再添一层气势。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思想艺术造诣。   五、根据材料探成语   贵州黔南州卷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① ②   【解析】此题围绕三则成语材料来设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探究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读懂材料的意思;其次就是提炼、整合、归纳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①成语极具文化价值,堪称“活化石”。②成语逐渐被忽视,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成语凝聚着丰富的智慧,蕴含着精辟的思想。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积累成语,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成语的来源,知晓成语的故事,并且还会联系课内外生活,灵活运用。训练时应将成语与仿写、造句、图表、探究、诗文、口语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