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要点
巴达铁路站前I标段
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刘立朋、李 艳
复 核:张 锐、苏卫杰
审 核:武进广、李 宁
批 准: 石 磊
中铁七局集团巴达铁路站前Ⅰ标项目经理部第三工区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 录
1.编制依据及范围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2.工程概况 1
2.1地质状况 2
2.2地层岩性 2
2.3气象及水文特性 …………………………………………………………………………………………………2
3.风险评估 3
4.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3
5.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及工艺 4
5.1 洞口及边仰坡施工 4
5.2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 4
5.3洞身开挖及支护 7
6.劳动力组织 8
7.机械设备配备 9
8.质量控制措施 9
9.施工注意事项 10
隧道进洞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规和条例、规定等。
(2) 成都铁路局颁发的有关铁路工程施工的现行有效法规、规范、标准。
(3) 达州建设指挥部制定下发的相关管理办法。
(4) 招标文件工程招标图纸及部分施工图、本工程中标通知书及施工总承包合同书等。
(5) 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6) 自行踏勘本标段现场及调查周边环境所获得的资料。
(7) 我方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机械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在铁路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科研及管理经验。
1.2编制范围
新建巴达铁路站前1标项目经理部第三工区隧道施工,刀背梁隧道的一半D1K27+498.5~D1K29+475,施工长度为1976.5m;大湾隧道D1K29+793~D1K30+503,施工长度为710m;紫木潭湾隧道的一半D1K31+205~D1K32+588,施工长度为1383m。隧道施工总延米为4069.5m。
2.工程概况
管段内共有隧道3座,分别为刀背梁隧道、大湾隧道、紫木潭隧道其中1km以下隧道1座,1km以上隧道2座。
2.1地质状况
巴中向斜:位 于巴州镇石门乡清江乡一带,轴线方向185度,轴部平缓,岩层倾角2~5度,北翼大于南翼,与南阳场背斜过渡为的翼部倾角8~12度,轴部及两翼出露白垩系苍溪组、白龙组地层 。
兰草渡背斜:分布于平昌兰草乡、巴中复兴乡甘泉乡一带,轴线300~310度,两翼倾角1~3度,与“巴中向斜”东翼相接,向北西倾没与“巴中向斜”及“恩阳向斜”之间,轴部及两翼出露白垩系苍溪组、白龙组地层。
2.2地层岩性
管段内隧道范围上覆盖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块石土、坡残积层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砂岩夹泥岩。
2.3气象及水文特征:
2.3.1气象特征: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9℃,1月份平均气温5.2℃,8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雨量约1150mm,早春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同步,无霜区长,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农林牧渔业发展,但秋多雨冬多雾霜,雪较少,降雨时空分布差异大,常有夏伏旱秋霪雨及风雹灾害天气发生。
2.3.2水文特征:管段内隧道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潜孔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种。
第四系潜孔水:分布山坡坡麓松散堆积层中,以孔隙潜水为主。
基岩裂隙水:存于较硬砂岩风化裂隙,泥岩为相对隔水层。
3.风险评估
隧道洞口段多存在埋深浅、围岩质软、岩层平缓、崩塌堆积等地质,隧区出露地层基本为泥岩、砂岩,泥岩易风化剥落成细粒及碎片状,对洞口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易造成塌方等风险事件,主要隧道洞口施工风险评估见下表。
隧道风险评估表
序号 隧道名称 里程 地质及埋深状况 存在风险 1 刀背梁隧道 D1K29+420~D1K29+475 埋深浅、围岩质软、天然气 塌方、瓦斯 D1K27+498.5~D1K29+420 岩层产状平缓、围岩质软、天然气 塌方、瓦斯 2 大湾隧道 D1K29+793~D1K29+873 浅埋、岩层平缓道 塌方 D1K29+873~D1K30+388 岩层平缓 塌方、掉块 D1K30+388~D1K30+503 浅埋、岩层平缓道 塌方 3 紫木檀湾隧道 DK31+205~DK31+290 浅埋、岩层平缓 塌方 DK31+290~DK32+588 浅埋、岩层平缓 塌方 4.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根据隧道围岩和周边环境因素的不同,管段内隧道主要进洞方案采用超前小导管超前加固方法施工进洞。
小导管施工
隧道口均采用Φ42小导管加固,V级加强型衬砌,0.8m/榀,全环格栅钢架加强支护,台阶法开挖。
5.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及工艺
5.1洞口及边仰坡施工
开挖前清除洞口仰坡及以上的悬浮土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