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髓病、根尖病的诊治特点.pptVIP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牙髓病、根尖病的诊治特点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秦满 儿童牙髓病学 乳牙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牙髓状态的判断 乳牙牙髓和根尖的感染及治疗 乳牙硬组织薄,钙化度低,尤其在牙颈部,牙本质小管粗大,渗透性强。故牙髓易受外界细菌侵犯,临床上闭锁性牙髓炎chronic closed pulpitis多见。 相对牙体来说,髓腔大,髓角高,以近中颊角尤为明显。 髓底副根管和副孔多,牙髓感染后易通过髓底副根管和副孔侵犯根分歧furcation area ,且此时牙髓可为活髓。即:乳牙根尖炎时可为活髓。 根和根管的数目。 乳 前 牙:单根—单根管 上乳磨牙:三根—三根管 下第一乳磨牙:二根 下第二乳磨牙:二根 下第一乳磨牙:二根 牙髓组织特点 乳牙的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少且细,根尖部胶原纤维较其 他部位多,亦有增龄性变化。 乳牙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相混,边缘部血管细;恒牙牙髓中部血管粗,边缘部血管细。 牙髓组织特点 3.乳牙牙髓的神经纤维呈未成熟状,分布比恒牙稀疏,边缘神经丛少,Raschkow(腊施柯)神经丛的神经纤维也少,从神经丛进入造牙本质细胞层的神经细胞甚少,进入前期牙本质的神经纤维更少,达到钙化牙本质层的神经纤维尤不明显,这是乳牙感觉不敏感的原因之一。乳牙冠中部组成神经纤维束的神经纤维多为无髓鞘纤维,即使有髓鞘纤维,髓鞘也不如恒牙发达。 牙髓组织特点 乳牙牙髓中的淋巴管的有无是有争议的,至今尚无有力证据证明其存 在。 为完成乳、恒牙的顺利替换,乳牙牙根存在生理性根吸收过程,在该过程中牙髓组织会发生改变。 乳牙牙根吸收时牙髓的改变 根吸收的初期,牙髓尚维持正常结构; 根吸收掉1/4时:冠髓无变化,根髓尚属正常,但吸收处纤维组织增加,造牙本质细胞排列混乱,细胞扁平化; 根吸收掉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加,造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且髓腔内壁牙本质有吸收窝; 乳牙牙根吸收时牙髓的改变 根吸收掉3/4时:正常的牙髓细胞减少,造牙本质细胞广泛萎缩消失,纤维细胞增加,毛细血管增加,神经纤维渐渐消失,并伴有内吸收; 乳牙脱落时: 残存牙髓失去正常组织形态,无正常牙髓细胞,牙髓肉芽形变,牙冠的牙本质发生内吸收。 乳牙萌出后1-1.5年; 前牙1年;后牙1.5年 乳牙的牙髓状态判断 The diagnosis of pulp status in primary teeth 3. 乳牙牙髓活力测验 Pulp tests in primary teeth 牙髓温度测量(thermal test) 4. 叩诊和牙齿动度检查 Percussion and mobility 5. 牙龈肿胀和瘘管 Abscess and fistula 6. X线检查Radiographic Interpretation Pulpitis的特点 早期症状不明显,疼痛史的有无不能作为乳牙牙髓炎的 绝对诊断标准。 一旦出现自发痛,可说明牙髓有广泛的炎症,甚至牙髓坏死;无自发痛史不能说明牙髓无炎症存在。 乳牙牙髓炎多为慢性过程,出现急性症状时,常为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X线片上应无病变 乳牙的牙髓治疗 Pulp treatment in primary teeth Pulpotomy in Primary Teeth 目的:去处感染的冠髓,保留未感染的根髓,达到治疗的目的 FC冠髓切断术 Pulpotomy using formocresol FC Pulpotomy的演变 1930年Sweet首次发表了multiple-visit formocresol technique 1962年Doyle发表了two-visit formocresol technique 1965年Spedding在动物身上首先应用了5 min formocresol protocol 1968年Redig把5 min formocresol protocol 用于临床 1970年Staffon Han, 1971年Loos Han发表了稀释FC(1:5)在动物牙髓切断术实验中成功的报告; 1975年Morawa et al把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 FC Pulpotomy的组织改变 主要组织学变化为: 一般术后三天内FC接触的牙髓被固,嗜酸性变,进而纤维化,三天后剩余牙髓逐渐全部纤维化。 FC Pulpotomy的问题 随着FC法的被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了严重的根内外吸收现象,并逐渐认识到对残留的根髓进行彻底的消毒、固定、木乃伊化是不可能的,未完全固定的根髓会出现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