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主讲人:任芳2012年9月内容框架1. 劳动经济学2. 劳动法 3. 现代企业管理 4.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 结构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 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 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一)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1、相对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求和愿望而言的。2、绝对性——需求不断的增长,当已有需求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求,故它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3、支付能力、支付手段二、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企业——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三、劳动力市场 居民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劳动力的价格,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内容实证研究法是什么客观事实规范研究法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比例劳参率指标准确的反应劳动参与的变动,它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工资率W(元/时) 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 符号 1.5 2.0 2.5 3.0 3.5 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劳动力供给图劳动力供给表二、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二)劳参率的生命周期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调高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总体低于男性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收入保障制度和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的完善和推广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反应。(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1、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2、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向关系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反向关系三、劳动力需求(一)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1、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如下关系: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 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平均工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AP2E供求均衡点P1BP30Q2Q1Q4数量Q5Q32、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 Q4的失业人口。 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 Q3的短缺劳动力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二)劳动力市场的性质: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2、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3、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4、通过劳动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1、经济学中运用的均衡,一是指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二是指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法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代表人A ·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在所有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代表人L ·瓦尔拉3、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一)均衡价格论,是说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二)所谓工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论试题201204(锅炉专业).doc
-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ppt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ppt
- 流水灯(电路和汇编)-Proteus和Keil仿真演示实例.doc
- 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正文.doc
- 滤波器及matlab.doc
- 滤波器设计说明书内容.doc
- 煤粉燃烧器的研究、开发、利用---热能0802班.doc
- 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自测题(含答案).doc
- 目标引导指示资料(一).doc
- 2023年防城港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汕尾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3年盐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有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连江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潼南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2023年铜陵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3年玉林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舟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3年运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荆门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