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语文高二品读15.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武邑中学语文高二品读15

品读15 15-16高二 白居易与杭州之缘? 白居易是我喜欢的诗人,尤其是在洛阳香山伊水河畔看到他芳草萋萋的墓地之后,更是感叹良久。杭州西湖也是我喜欢的美景之一,浪漫的诗人与风光旖旎的西湖融为一体,看到以下这篇文章,感觉穿越历史,历久弥新,缅怀诗人、欣赏西湖,人与自然和谐乐章,成就人间最美丽的传说!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皇朝发出了一道极为普通的人事任命:自居易任杭州刺史。   这种州官的任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可谓司空见惯;对杭州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仅唐朝一个朝代,这种任命就有150次之多。   然而唐朝对杭州地方长官的这次任命,却对杭州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给了杭州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白居易,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祖籍太原。5岁开始学诗,9岁就能辨音韵。16岁时,就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名句。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中进士,以后便在朝中做官,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谏官)。 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诗作颇多,是存诗最多的一位,一共留下了近3000首诗。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较多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困苦和愿望。   白居易耿介正直,敢于向皇帝提意见和建议。因触犯权贵,白居易被贬到“地僻无音乐”的江州做司马。在江州任上,白居易在一个秋夜送客至江边,闻琵琶声而遇长安倡女,写成了著名的《琵琶行》。后来,白居易有调任到地处长江三峡的忠州当刺史。忠州任期届满后,他回到京城做了中书舍人。虽然经过了江州、忠州任上的磨练,白居易仍本性未改,到京城后,又积极上书议政,但终不被唐穆宗采纳。“累上疏论事,天子不能用。”有才而不能用、无处用,是有识之士的大不幸,自然也令白居易十分苦恼。加上朝廷中朋党倾轧,白居易深感仕途险恶,主动请求外放,这次却很快得到了穆宗的同意,把他放到杭州做刺史。   对于杭州,白居易并不陌生。十一二岁时,其父白季庚任徐州别驾,白居易也从河南来到了徐州。当时徐州一带遭遇兵乱,战火不息。为避战乱,白居易来到了江南,在漂泊中曾到过杭州,对杭州留有很深的印象。白居易在来杭州上任的路上,回忆着他印象中的杭州:“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已想海门山,潮声来人耳……” 作为从京城外放的官员,白居易的心情是复杂的。年届半百,又一次外放他乡,白居易感慨万千:“退身江海应无有,忧国朝廷自有贤。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但同时,杭州又是一个对他有吸引力的地方,“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他对杭州充满着向往。想到杭州,想到了钱塘湖,他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就这样,这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跋涉,向杭州走来。   等待白居易的,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名郡杭州,还有那使多少诗人画家吟诵、描画不尽的西湖。   于是,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与一方美丽山水的结合,演绎出一段令人动容的千古佳话;一份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景色的碰撞,酝酿出了万古流传的精美华章。   虽然是外放他乡,但毕竟是天高皇帝远,而且作为从三品的刺史,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还是很有实权的,也能够有所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特有情怀和意境,使他们一旦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便会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为了杭州的老百姓,白居易可谓尽心竭力。他深人民间,体察民情,时刻系念苍生,“鳏悍心所念,简牍手自操”,为杭州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古时,与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水利,地处江南的杭州更是如此。白居易在深入调查、了解杭州的气候条件之后,心中有了底:“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于是,把兴修水利作为他任内的一件大事。   那时,由于旱灾,农田干涸,可钱塘县的县官却不肯把西湖水放出去灌溉农田,说放了水会影响湖中的鱼和菱。深知百姓疾苦,又以济世为己任的白居易,听到这话就火了,他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哪个重要?同时,白居易也暗自下了要在西湖里筑堤的决心。   筑钱塘湖堤,是自居易的一项重要政绩。白居易来杭州时,西湖上原已筑有堤,但因年久失修,加上堤身较低,起不到天旱时蓄水灌溉,汛期时蓄水防洪的作用。因此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这条大堤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杭州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据考证,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自居易作的那条堤,但人们为了纪念自居易,还是愿意把现在西湖上的那条堤称为“白堤”。这种历史形成的误解,体现着人民的情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湖防完成后,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