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四单元集备.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上第四单元集备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性学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语文教材第二阶段以文体为顺序编排的说明文的第二个单元,以“自然与科学”为主题,编选了各具特色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6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这些文章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语言运用简明准确、生动形象,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阅读内容 阅读本单元及对应的《语文主题学习》的第四册《自然密码》。 《自然密码》共分6部分,分别是“自然万花筒”、“诗意栖居”、“自然物语”、“科学前沿”、“科学评说”、“科学情缘”。 1、明确说明文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说明方法、顺序及其作用,品味说明文语言。 2、理清文本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搜集科普信息,培养迅速搜集信息的能力; 2、掌握运用说明文的知识。 3、广泛阅读主题性学习篇目,能从表达方式上区别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 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第一环节:自然物语“赏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知识。 教学内容:《大自然的语言》(此篇为精讲篇目)结合丛书《自然万花筒》 (以下为略讲篇目)主题丛书文章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1+x模式 单元教学第二环节: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落日的幻觉》《冬虫夏草是如何长成的》 环节设计 单元教学第三环节: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学内容:《大自然的语言》或《落日的幻觉》及主题丛书文章 课时安排:阅读1课时 课型:1+x模式 单元教学第四环节: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教学内容:《生物入侵者》及主题丛书文章《红松鼠智破云杉军》《这个世界的音乐》《草木知时节》《科技是把双刃剑》。 课时安排:1课时 环节设计 单元教学第五环节: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区别。 单元教学第六环节:主题实践 读写共进(2课时) 单元教学第七环节:快乐展示 成功分享 环节设计 模块一:单元整合,基础过关 1、自主预习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内容。 第一、二课时 预习课文及测验 1、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可小组内互助学习。阅读课文,积累文学常识、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圈点勾划关键词、句、段。做好读书笔记。 2、①听写大赛 ②抽签朗读 3、阅读展示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每小组推选一名)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笔记,摘抄。 模块二:精读品赏,联系拓展。 学习目标: 1认识逻辑顺序,把握其特点。 2掌握逻辑顺序的特点与规律,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第三课时 知内容,理顺序 1阅读教材p110说明文顺序的知识。 2阅读文本。 教学过程 问题设疑: (1)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的影响因素段落。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 (2)《落日的幻觉》,结合教材P155第一题表格,明确说明顺序。 自读要求: 1、有选择的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中“科学前沿”和“科学评说”中共18篇文章。 《冬虫夏草是如何长成的》。 2、明确由现象到原因到用途的逻辑顺序。 3、选出自己最有兴趣的文章进行精读。 4、边读边勾画批注,画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批注。 5、思考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 自主阅读 一重难点:认识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二方法突破: 阅读p156-158说明方法的有关知识. 第四课时 找方法,谈作用 教学过程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中以下篇目:《红松鼠智破云杉军》《这个世界的音乐》《草木知时节》《科技是把双刃剑》,调动自己的聪明智慧找出自己发现的说明方法并思考一下这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自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目标: 1、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品味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五课时 阅自然 品语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二、1、学生阅读:阅读《落日的幻觉》 《红杉树智破云山军》 《这个世界的音乐》《海洋的“节拍器”》圈点勾画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句子并品析。 2、小组交流并展示其成果 (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汇报探究成果。如有不当之处,互相进行补充纠正,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作评价。 教师过渡引导: 明确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问题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