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讯社会中权力与市场关系变迁之研究-南华大学
ISSN 1560 1544
第四十二期 2002.12.15.
印刷品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32號) 寄
編者語………………………………………………………………………………………………..02
學術短論
符碼與習性:伯恩斯坦與布爾厄論文化與權力……………………………………………03
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學校行政領導的應用…….……………………………………………13
所遊何處—奮起湖………………...………………………………………………………25
發 行 人:陳淼勝 電 話:(05)2721001 ext 2311
總 編 輯:蘇峰山 傳 真:(05)2427150
編 輯:林季謙、林俊榮、洪海雄 E-mail:edusoc @ .tw
陳琮仁、許家祥
編者語:
雖然近來有許多朋友投稿本通訊,但由於經費所限,我們希望將每期通訊控制在二十八頁以內,因此有許多文章無法順利刊出,希望大家能夠見諒。
本期刊選的文章都有相當長度,因此文章篇數減少了。其中有一篇是我個人所寫的「符碼與習性」,另一篇則是陳金燕同學的「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學校行政領導的應用」。最後則是本所周相伶同學簡短的所遊心得。
「符碼與習性」是尚未發展完整的一篇論文。在二十世紀教育社會學研究上,伯恩斯坦與布爾迪厄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他們對教育社會學理論的貢獻,更是無人能出其右。他們批判了教育制度有助於改善社會不平等的假象,另方面又不陷入獨斷的經濟決定論或階級決定論觀點,指出文化因素在社會再製過程中的重要性。「符碼與習性」一文嘗試比較伯恩斯坦的符碼概念及其相關的理論建構,以及布爾迪厄的習性概念及其理論建構,以探討他們如何銜接微觀與鉅觀分析,化解行動與結構對立的兩難。然而整體討論尚未充分發展,在此先以短論的形式刊出,希望能得到寶貴的批評意見。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蘇峰山
符碼與習性:伯恩斯坦與布爾迪厄論文化與權力
蘇峰山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
一組符碼(code)是一組規約性原則(regulative principle),那是被默默習得的,符碼選擇且整合了:
(1)相關意義 意義
(2)意義實現的形式 實現
(3)引發意義的脈絡 脈絡
由上述定義可知,如果符碼選擇與整合相關的意義,那麼符碼將預設不相關或未具正當性的意義;如果符碼選擇實現形式,那麼符碼將預設不合適或未具正當性之實現形式的概念;如果符碼規約了引發意義的脈胳,那麼符碼再次蘊涵了不合適或未具正當性脈絡的概念。符碼此一概念與正當溝通/不具正當性溝通的概念密不可分,由此可知,在溝通形式、溝通形式之區辨與準則上,預設了某種層級。(Bernstein, 1990:14-15)
在某一特定階級的存在條件相關連的環境限制上形成習性(habitus),習性是持久卻可轉移的傾向系統,習性是被結構化的結構,卻已準備有如是有結構力的結構般地運作,亦即習性有如某種原則(principles),這些原則形成且組織實踐與表象;客觀來看,習性可能是順適某些目標的結果,然而卻無需預設人們追求目標的意識,也無需預設人們為了達成目標所必要的明顯操控手法。在客觀上呈現出受到規約(regulated)與規律化的現象並非遵守規則的產物,這種受到規約化的現象並非遵守規約的產物,這種受到規約與規律化的情況會呈現出集體協調共作的情況,但那並非由一位指揮者有組織之行動的產物。(Bourdieu, 1990:53)
一、前言
一九七一年伯恩斯坦出版了《階級、符碼與控制第一卷:邁向語言社會學的理論研究》(Bernstein, 1977),收集了他自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一年的語言社會學研究論文,自此之後,符碼一辭成為伯恩斯坦理論建構的核心概念。直到一九九零年,分析教育論述(pedagogic discourse)、一九九六年,探討教育機置(pedagogic device),符碼概念不再限於早期語言符碼的概念,指的不只是精緻型符碼或限制型符碼,符碼成為更具普遍意涵的概念。因此符碼不只一直是伯恩斯坦的理論核心,更是伯恩斯坦拓展其理論建構的基礎。
一九七零年,布爾迪厄的《再製》一書出版,本書的英譯本一九七七年在美國出版(Bourdieu, 1977),隨即成為SSCI中最常被徵引的經典作品,文化再製論就成為布爾迪厄的標誌。布爾迪厄探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绿色工厂培训课件.pptx VIP
- 8+新能源项目预收购(转让)协议.docx VIP
- SL∕T 617-202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pdf
- 2025年高考化学河北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天津《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规程》DBT 29-210-2022.pdf
- 2010年考研英语二真题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4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轮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储存效期验证方案.docx VIP
- 电工仪表及测量第一章 测量与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ppt VIP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