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历史八上洋务运动.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冀教历史八上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官办”自古就有,主要指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货币等实行专营专卖。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已与传统官办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 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第二,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 二、洋务运动内容——创办近代海军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和福建水师。成立海军衙门。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 和初步发展 民族工业的出现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三、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课堂小结 本课练习 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阻挠与破坏。 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5、没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三、探究: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培养了人才,传播西学。 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愿望 1.民族工业的出现 探究: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的历史 条件有哪些? 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外资企业的刺激 民族工业的出现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长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 思考: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地域特点?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探究:民族工业在什么时间出现第一次发展机遇?为什么?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张謇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 1907年徐祥林在上海创建的振华纱厂 15% 120288万元 549家(>1000元) 1895— 1913年 3519.1万元 约200家 1894年 发展速度 资本总额 工矿企业总数 时间 (家) 1 8 9 5—1 9 1 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二: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当时统兵人员未经政府部门批准设厘卡抽课的现象也非常多。 在材料中你发现民族工业在什么处境中发展? 民 族 工 业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本 国 封 建 势 力 压制 阻碍 民族工业的艰难处境 * * 第2课 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忧外患。 2、洋务派与顽固派:“体用之争”。 3、洋务运动领导机构:总理衙门。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西方工业革命 中国 侵略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太 平 天 国 英法联军 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在较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当时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在如何维护清朝统治的问题上出现了倡行“中体西用”的洋务派,他们在继承和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基础上,大力创办洋务企业,以实践行动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如何理解“中体西用”?19世纪60年代为何会出现这种思潮? 1.“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指中国传统的体制和文化;“西用”指西方的技术。即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的纲常礼教。 洋务派 冯桂芬(1809—1874),江苏苏州人,道光进士。他曾任李鸿章的幕僚,为其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但他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西学,多次建议改革,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理论,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他的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同时又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著作有《校邠庐抗议》等。 冯桂芬故居(江苏苏州城西) “中体西用” 奕 恭亲王奕,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2、洋务派与顽固派 曾国藩(1811—1872),号涤生,谥号文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英武殿大学士。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1864年攻陷天京城后赐一等侯爵,有“中兴名臣”之誉。 李鸿章(1823—1901), 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字少荃,安徽合肥人。1861年编练淮军,攻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津榆铁路、开平煤矿等,建立北洋舰队。 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内,兴实业、办文教、练新

文档评论(0)

chenchen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